三月春深日日晴,桃花未落柳阴清。
素罗衣薄松风淡,斑竹兜轻石路平。
盛世多才惭独往,客游无处写闲情。
倦来更欲缘溪步,为借寒流一濯缨。

【注释】

三月:农历三月上旬。

春深日日晴:春天的天气总是晴朗的。

桃花:指桃花林,在灵隐寺东面。

未落:没有凋谢。

柳阴清:柳树成荫,环境清幽。

素罗衣薄(bó):素色的罗衣很薄。

松风淡:微风吹过松树林的声音很轻。

斑竹:一种斑纹的竹子。

兜(dōu)轻:轻松地提着竹篮。

石路平:石铺的道路很平坦。

盛世多才惭独往:我生逢盛世而才能不出众,因此感到惭愧。

多才:有才学的人很多。

惭愧:感到羞愧。

客游无处写闲情:在游览中无法找到抒发闲情逸致的地方。

更欲:更加想要。

为借寒流一濯缨(zháo yīng):因为要洗去身上的尘垢,所以想要到溪水中去濯缨。濯缨,洗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灵隐寺环境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仄韵。开头两句是写景。“三月”点明季节和时间,“春深”说明天气晴朗,“桃花未落”表明时令尚早;“柳阴清”则写出了景色之美丽宜人。第三句写自己身着素罗衣,在微风吹动下,感觉十分凉快舒适。第四句写自己的行动,提着竹篮在石路行走,脚下的路平坦宽阔。五、六句写自己的感受。“盛世多才”是说自己生于盛世,而自己的才能却并不出众,因此感到“惭愧”。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志趣和打算。既然不能在游览中抒发闲情逸志,那就只好到溪水中去濯缨了。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两联以景衬情,使感情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中虽无一字直接表达情感,但通过景物的烘托与暗示,使人自然地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从而产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