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追携共一身,对床风雨夜纷纷。
醉疑瞿峡愁中卧,寒忆巴山梦里闻。
白发孤灯人望远,绿波芳草雁离群。
何年得似彭城会,剪烛论诗坐夜分。
诗句原文:
南北追携共一身,对床风雨夜纷纷。
醉疑瞿峡愁中卧,寒忆巴山梦里闻。
白发孤灯人望远,绿波芳草雁离群。
何年得似彭城会,剪烛论诗坐夜分。
译文:
我与你的南北相隔,却能心心相印,同处一室,共享风雨交加的夜晚。在酒后的醉意中,我仿佛躺在瞿峡的山间,心中充满了忧愁;而每当寒冷之夜,我便梦见那遥远的巴山。孤独的灯火下,我望着远方,思念着你的身影;而绿波荡漾的芳草地,似乎也在诉说着别离的哀愁。不知何年才能像彭城一样,与你重逢一堂,共同品茗论诗,度过这宁静而又漫长的夜晚。
注释:
- 南北追携:形容虽然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但心意相通、情感深厚。
- 对床风雨:形容彼此共享生活琐事、共同经历风雨。
- 夜纷纷:形容夜晚时分,环境显得特别幽静且充满诗意。
- 醉疑瞿(qú)峡:指醉酒时想象自己身处于瞿峡之中,感受到那里的山水之美。
- 愁中卧:形容内心充满忧愁,无法自拔。
- 梦里闻:形容梦境中听到的声音或看到的情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 何年得似彭城会:表达了期待何时能再次与对方相聚的愿望。
- 剪烛论诗:形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两人共同品茶论诗的雅致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但情感深厚的友谊。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夜晚、醉酒时的幻觉以及梦中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期盼。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瞿峡的山水和巴山的梦境,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也使得读者能够在这些自然意象中找到共鸣点。结尾部分的“剪烛论诗坐夜分”更是将这份情谊升华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追求。这首诗以其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