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秋日景凄其,三径黄风晚更滋。
为惜子瞻淹宦久,故应元亮去官迟。
东篱晚节兴怀感,南国佳人入梦思。
晓露晨霜易衰歇,岁寒心事更谁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这一要求去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如“郊原秋日景凄其,三径黄风晚更滋”的意思是:郊野的原野上秋天景色凄凉凄冷,三条小路黄叶萧瑟,秋风劲吹更为寒冷。“郊原”,指郊野;“秋日”,指秋天的景象。“凄其”,“凄寒、凄惨的样子”。“三径”,《论语》载:“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赤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不知其何谓也。对曰:‘由也好勇疾贫,略无仁心;好服剑,俭吝也;冉求也勤财好货,贱志也;公西赤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夫子喟然叹曰:‘我与点也!’”这里泛指隐居之所。“晚更滋”意思是说,晚风更添了寒意。“滋”,增加的意思。“惜”是爱的意思。“子瞻”即苏轼的字子瞻,此处借代苏轼本人。“淹宦久”“元亮”分别指的是宋神宗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司马光(字子文,谥号文简),此处借指自己。“晚节”指的是晚年的节操,此处指自己的节操。“东篱晚节”即东篱之节。“怀感”是指内心有所感触。“南国佳人入梦思”意思是说,南国美人进入了我的梦境。“南国”,指南方地区。“佳人”,指美女。“入梦思”,进入梦境思念。“晓露晨霜易衰歇”意思是说,早晨的露水和霜花更容易凋谢消逝。“晓露晨霜”指的是清晨的露水和早晨的霜花;“衰歇”,衰落消失。“岁寒心事更谁知”意思是说,岁末寒冬之际,我的心事更不知道谁会了解。“岁寒”指岁末寒冬;“心事”,心中的思绪或愿望;“谁为知”,谁能知道?“此诗是一首咏菊词,作者借菊花来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郊原秋日景凄其,三径黄风晚更滋。(第一句)郊野的原野上秋天景色凄凉凄冷,三条小路黄叶萧瑟,秋风劲吹更为寒冷。
为惜子瞻淹宦久,故应元亮去官迟。(第二句)为爱惜子瞻在官场上被长期羁留而不得施展才干,所以元亮(指司马光)离开朝廷的官位就比较迟些。
东篱晚节兴怀感,南国佳人入梦思。(第三四句)我东篱边饮酒吟诗,兴起时怀念司马相如的才情。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他的作品多写男女恋情,后人将他比作卓文君。这两句是诗人自比司马相如,说自己在东篱下饮酒吟诗,感慨世事无常,不禁想起司马相如当年在长安献赋时的情景。司马相如曾得汉武帝宠幸,后出使西南夷,因得罪王夫人而被免官,最后在梁孝王处任门客,得以发挥他的才华,终成大器。诗人用典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愤懑之情。
晓露晨霜易衰歇,岁寒心事更谁知?(第五六句)晨霜和露水很容易凋落,但岁末寒冬之际,我心中的思绪又怎能被世人了解呢?
赏析:
这首诗借菊花表现了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坎坷经历的感慨。全词以菊花起兴,以“晓露晨霜”收尾,中间部分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