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天道窈难窥,事势阽危辄可推。
扈跸使公军土木,身膏草野有谁知。

【注释】

莫言天道窈难窥:莫说天道高深难以探究。

事势阽危辄可推:形势危急时可以推卸责任。

扈(hu)跸使公军土木:随天子巡幸,使您在土木工程中指挥军队。

身膏草野有谁知:身体劳累到野外无人知晓。

【赏析】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诗人当时任左拾遗。宪宗皇帝因服丹药中毒而死,宦官们乘机作乱,唐宪宗灵驾南行,途中命李绛主持修建山陵之事。李绛为避嫌,以“事势阽危”为借口,上疏请求宪宗“扈跸使公军土木”。而李绛的部下又贪功冒进,在施工过程中,不顾百姓死活。因此,他上书请辞:“身膏草野有谁知”,意思是自己劳累到野外无人知晓。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以“莫言天道窈难窥,事势阽危辄可推”二句起兴,表明了自己对当时宦官专权、朝政混乱的看法。“扈跸使公军土木,身膏草野有谁知”二句,则直接点明题旨,表达了自己“身膏草野”却无人知晓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直陈其事,没有藻绘词华,却能道出世态人情的真谛。

此诗虽无典故,但写得含蓄蕴藉,不露痕迹,颇有《左传》笔法。诗中用典贴切,浑成自然。前两句用屈原《天问》中的名言,说明作者对朝廷政治腐败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政治现状的认识,即认为这种政治局面不可久留。后两句写李绛在土木之役中的遭遇,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忠心耿耿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宦官专权的严重情况,同时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全诗感情真挚,寓意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