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绕船流,萧然独树秋。
暮云停楚骑,明月出吴钩。
主计张苍棹,沉酣李白楼。
不堪思往事,零落半同游。
【注释】
济水:指济水,在今天的山东济南一带。
张漕尉:指张巡的官职,漕尉,即漕官,是古代负责水上交通的官员。
萧然:寂寞的样子。
楚骑:指楚地的骑兵。
吴钩: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泛指兵器。
主计张苍:指唐朝的宰相张九龄,他曾经任过主计官。
沉酣李白楼:指李白的诗作《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的“李白”指的就是李白本人。
不堪思往事:意思是说,我实在无法忍受想起过去的事了。
零落:指衰败、凋零,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遭遇。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宝应二年(765年),当时作者正在洛阳与朋友相聚,偶然遇到了张巡。张巡是一位正直的忠臣,因被史思明所逼而被迫投降,但后来又重新归顺朝廷。张巡的忠诚和气节令诗人十分敬佩。
第一句“济上逢张漕尉”,诗人先交代了自己与张巡的相遇地点,济水环绕着船只缓缓流过,岸边只有一棵孤独的树。“萧然”二字描绘出了济水两岸萧条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此时内心的落寞之情。
第二句“暮云停楚骑”,指的是在济水边,夕阳西下,远处的楚地的骑兵停止了前行,仿佛在等待什么。这里的“楚骑”暗指史思明的部队。而“明月出吴钩”,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景象,月亮从吴地的战船上升起,照亮了整个海面。这里的“明月”既指明亮的月光,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凉。
接下来两句“主计张苍棹,沉酣李白楼”,则转入到了张巡的话题。张巡曾经担任过主计官,也就是现在的财政大臣。他在船上饮酒作乐,仿佛沉浸在欢乐之中,然而诗人却感到无比的悲伤。这里的“沉酣”形容张巡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张巡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不堪思往事,零落半同游”,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无法忍受回忆起往事的情景,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随着战火一起消散,只剩下自己孤独的身影在这片土地上徘徊。这里的“零落”一词,既是形容自己的遭遇,也是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的一种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