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一片云,分作千林雨。
惟闻溪流声,不见溪流处。
【注释】
①庐山:山名,在今江西省。
②一绝句:指一首绝句。绝句是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绝句的格式比较自由,不要求对仗工整,押韵严格。
③分作:划分、分配。
④溪流声:指溪水的流动声。
⑤见:同“现”,看见。
【赏析】
此诗写庐山之景。诗人从山脚仰望,只见云雾缭绕,如万树千林之雨点飘落,于是便产生了联想:“这一片片的云,好像将溪水划分成千千万万的小河沟,溪流不断地向各个角落倾泻着雨水。”全诗以“看”字领起,先写“望见”的庐山景色,再写“听见”的溪水声音,最后才说“看不见”的溪流处,这是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全诗构思巧妙,想象新颖奇特,把庐山云雾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逼真动人。
这首诗的妙处之一,在于它善于运用比喻。作者抓住庐山云雾变幻的特点,用“一片云,分作千林雨”这一新奇的比喻,把云的形象表现得极为传神。这一比喻的妙处在于它不仅突出了云雾的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特征,而且暗示了庐山的林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从而也烘托出了庐山云雾的迷蒙苍翠之美。
这首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惟闻溪流声,不见溪流处”,前一句写实,后一句写虚,通过写听到溪水的声音而见不到溪水的所在之处,来表现云雾飘忽无定的景象。
此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意境空灵,想象丰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