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哲留题处,幽人费讨寻。
细莎迷旧迹,斜竹长新阴。
六代青山色,三唐白雪音。
徘徊烟景暮,怀古意何深。

【注释】

谈信余:即张谈信,字子高。余:我。惠山古迹:指惠山的古迹。惠山在今江苏无锡,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曾在此讲学的遗迹。留题处:古人留下的题咏的地方。费讨寻:费尽心思去寻找。六代青山色:指南朝的青山。三唐白雪音:指唐代的白雪歌女薛瑶英和白居易、李贺等的诗作。徘徊:流连忘返之意。烟景:指暮色中的烟霞景色,这里泛指山水景色。怀古意何深:怀着对古人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五律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以“怀古”为题,通过对惠山古迹的描写,抒发了对前贤遗事和自然风光的眷恋之情。

首联写往哲(古代圣贤)的遗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他们的名字与事迹已经传诵千古。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往哲们的名字与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那些幽隐山林的人却费尽心思地去寻找他们的踪迹,以求得到他们的教诲和启示。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之中的人,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们虽然身处山林,但并不完全脱离世俗,而是通过探寻往哲们的足迹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启迪。

颔联写自己站在惠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细沙覆盖着旧日的痕迹,斜竹摇曳着新的阴凉。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往哲的崇敬之情。他认为,往哲们的名字与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那些幽隐山林的人却费尽心思地去寻找他们的踪迹,以求得到他们的教诲和启示。这一联则描绘了自己站在惠山脚下,抬头望去时所看到的景象。细沙覆盖着旧日的痕迹,斜竹摇曳着新的阴凉。这一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又表达了作者对往哲和幽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写自己在夕阳西下时分漫步于惠山古迹之间,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六代青山色”指的是南朝时期的风景,而“三唐白雪音”则是指唐代的歌女薛瑶英、白居易和李贺等人的诗作。这两处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他认为,这些古老的遗迹和美丽的自然风景都是值得珍惜和怀念的。而那些幽隐山林的人却费尽心思地去探寻往哲们的足迹,以求得到他们的教诲和启示。这一联既表现了作者对往哲和幽人的敬仰之情,又流露出他对自然风光的留恋与不舍。

尾联写自己流连忘返于烟霞景色之中,内心充满了对古人和自然的深情厚意。这里的“烟景”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烟霞景色,它既是一种自然之美,也是一种意境之美。而“怀古意何深”则表达了作者对往哲和幽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之感的深刻思考。他不仅感叹时光易逝,更感叹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