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孤帆去,三江病客归。
迎霜莼味脆,输稻蟹匡肥。
更忆芳尊满,空怜秋日辉。
因闻砧杵动,须制芰荷衣。
《归兴诗 其二十六》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解释:
- “八月孤帆去”: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八月这个时节,乘一叶孤帆离去的场景。
- “三江病客归”:这里用“三江”比喻诗人的故乡,而“病客”则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身体上的不适。
- “迎霜莼味脆”:描述了秋天采摘的莼菜,其味道鲜美且清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食的喜爱。
- “输稻蟹匡肥”: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赞美。
- “更忆芳尊满”:回忆起与朋友相聚时的美好时光,那时酒杯中的美酒总是满满当当。
- “空怜秋日辉”:诗人虽然离开了故乡,但仍然怀念家乡的美丽景色,尤其是秋日的阳光。
- “因闻砧杵动”:这里的“砧杵声”通常用来代表农忙时节,诗人通过声音感受到故乡的繁忙和热闹。
- “须制芰荷衣”:诗人想象着如果能够回到故乡,他愿意制作一件芰荷制成的衣服,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李白的这首诗不仅是对故乡山水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旅途中情感体验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中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