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柳条初绽,春深小桃未花。
草房凹口云散,荞麦山头日斜。
傍壑数椽僧舍,隔溪三老人家。
龙窟千寻俱水,苍波四望无涯。
普缘观眺次仲默
地僻柳条初绽,春深小桃未花。
草房凹口云散,荞麦山头日斜。
傍壑数椽僧舍,隔溪三老人家。
龙窟千寻俱水,苍波四望无涯。
注释:普缘:泛指佛教寺院。次仲默:次于仲默。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好友或同道中人。地僻:地方偏僻。柳条:柳树。初绽:刚刚绽放。春深:春天已深。小桃:小桃花。未花:没有开花。草房:简陋的房屋。凹口:凹陷的地方。云散:云散开。荞麦:一种农作物。山头:山的顶部。日斜:太阳倾斜。傍:靠近。壑:山谷。数椽:几根木头搭建的房屋。僧舍:和尚的住所。三老:对老年人的尊称,这里指三位老人。龙窟:像龙一样的洞穴,暗喻深藏不露的隐士居所。千寻:形容高耸入云。皆水:都是水。苍波(cāngbō):苍茫的水波。四望:四周望去。无涯:无边无际。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普缘观眺时所看到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首联写景,描绘了春天柳树初展、小桃花尚未盛开的景象;颔联写物,描绘了简陋的草房、散开的云和远处的荞麦山头;颈联写人,描绘了山谷中数椽僧舍和隔溪三老;尾联写境,描绘了深谷之中千寻岩穴都为水所环绕,四周望去无边际的苍茫水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