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长淮万里通,大河春色片帆中。
凌波尘度空堤月,游骑香生广陌风。
楼影祇疑沉夜壑,波光直似饮秋虹。
高歌负锸千人和,遥见宣房瓠子宫。
诗句释义
- 凤阳东门河堤成
- 译文:凤阳的东门河堤已经建成。
- 注释:凤阳县,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因地理位置而得名。“东门河堤”可能指的是该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或交通设施。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成就感,说明某项工程已经竣工,为当地带来了新的面貌与便利。通常用于描述政府或民间完成的重大建设项目。
- 水落长淮万里通
- 译文:淮河的水退去,使得万里长淮变得畅通无阻。
- 注释:淮河是中国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经多个省份。“水落”意味着水位降低,水流变缓或完全干涸。“万里通”表明了河流在雨季后的状态改善,可以通行船只。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现象带来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积极适应。它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大河春色片帆中
- 译文:春天的大河,带着片片帆船,景色如画。
- 注释:大河指宽阔的河流,可能是黄河或长江。“片帆中”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的数量和规模,展现了春天河水泛滥时的景象。
- 赏析:此句生动地表现了河流春天的美丽与繁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 凌波尘度空堤月
- 译文:月光下,轻飘飘的尘埃穿过空荡荡的堤坝。
- 注释:凌波指月光如水般清澈明亮。“空堤”可能是指无人行走的堤坝。“尘度”形容星光在夜空中的闪烁,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
- 赏析: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梦境之中。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善于捕捉自然之美、用词简练的特点。
- 游骑香生广陌风
- 译文:远处骑马的人带来香气,在宽阔的道路上飘散开来。
- 注释:游骑可能是指巡逻的骑兵或军队,他们在路上行进时可能会散发出一些特殊的气味。“广陌”指的是宽阔平坦的道路,“风”表示气味随着风力传播。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巡逻队伍带来的特殊气味在宽阔道路上的传播,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和动态效果,使人仿佛能闻到那股独特的香味。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军队的生活状态和巡逻任务的艰辛性。
- 楼影祇疑沉夜壑
- 译文:楼阁的影子似乎沉入了夜幕下的山谷中。
- 注释:楼阁可能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沉夜壑”形容夜色深浓,楼阁的影子显得格外深邃。
- 赏析:此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楼阁在夜晚的宁静与神秘,让人感受到夜晚的魅力和诗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想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特点。
- 波光直似饮秋虹
- 译文:波浪的光闪烁着,犹如秋天彩虹般的美丽。
- 注释:波光指水面上反射的光线。“饮秋虹”形容波浪的光芒如同饮下秋天的彩虹一般绚丽多彩。
- 赏析:这句诗通过将波浪的光比作秋天的彩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海浪的美丽与壮观。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 高歌负锸千人和
- 译文:我高声歌唱,一千个农夫都跟着一起唱。
- 注释:高歌意为大声唱歌,负锸可能是指携带农具。“千人和”表示许多人一起参与唱歌的活动。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农夫们共同参与唱歌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庆祝的情感。它体现了乡村生活中的快乐与和谐,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音乐与艺术的重视程度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 遥见宣房瓠子宫
- 译文:远远望去,宣房乡的葫芦宫清晰可见。
- 注释:宣房可能是指地名或某个特定的地点。“瓠子宫”可能是指某个具有特殊建筑风格或历史价值的场所。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远处的建筑物,唤起了读者对那个场景的回忆和想象。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美好回忆。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关注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