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生来托瘴乡,琼姿那得近君王。
大官食品多如许,只有乾枝达尚方。
注释:荔枝树生长在瘴气缭绕的南方,其美丽的花朵无法靠近君王。
这里的荔枝果实多而美味,只有干荔枝才能被送往尚方。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荔枝的生长环境与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荔枝之喻,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与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可惜生来托瘴乡,琼姿那得近君王。
大官食品多如许,只有乾枝达尚方。
注释:荔枝树生长在瘴气缭绕的南方,其美丽的花朵无法靠近君王。
这里的荔枝果实多而美味,只有干荔枝才能被送往尚方。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荔枝的生长环境与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荔枝之喻,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与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句释义如下:在泛赏下南陂时,舟行一日自移。千林中悬挂着紫竹箨,十里外卧躺青鹥。进入渚中将吴船,行歌命楚儿。谁能鼓桂楫,顷刻到天池。 赏析 第一句:“泛赏下南陂,舟行日自移。” - 意象解析:南陂作为自然景观的载体,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与山水为伴的场所。“泛赏”意味着在此处游览欣赏,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而“舟行日自移”则描绘了随着船只的行进,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注释】 十载忧时泪:忧国忧民的十年了。十载,十年。 今年洒更多:指眼泪比往年更多。洒,流。 前星:北斗七星的第三颗星。 边檄:边防上的紧急文书。 蜣(qiāng)臂:形容无用之才。蜣,粪球,喻无用之物。 扣角歌:用口衔着牛角唱歌。扣,咬。 素餐:白吃饭。 吾却愧:我自感惭愧。吾,我的自称。却,反而。 蹉跎:白白地虚度光阴。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
重来寻谷口,万壑转分明。 注释:再次来到这里寻找曾经的山谷口,山中万壑清晰可见。 枫叶兼山赤,岚光接涧平。 注释:枫叶与山色相映成红,岚光与涧水相接处显得平静。 香生橡栗饭,霜老芋魁羹。 注释:橡栗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芋魁羹经过霜冻变得格外美味。 避世他年事,诛茅共此生。 注释:将来有机会隐居避世,就与这山林共度一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访旧地时的感受。首联“重来寻谷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主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中的重点字词的含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句中,“次槜李”的意思是船停泊在槜李(地名)。“重云”意思是浓云;“积水”意思是积水,即积水成渊
【注释】1、感事(一作:伤时):感叹国家动乱不安。2、天子:指汉宣帝刘询,字次卿。3、资清穆:受朝廷重用清正贤臣。4、群凶:王莽。5、绿林:指王莽的农民起义军。6、支离(zhīlí):零散;零碎。7、激切:愤慨。8、箕服:古代官服名。9、寻常艳:平常的艳丽。10、交梨:一种珍贵的水果。11、脉脉:含情脉脉。 【赏析】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汉宣帝时期政治局势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时事的感慨
感事 其二 况值龙蛇岁,躬逢离乱愁。 世平清议重,时至杞人忧。 上策收豪俊,天心叶圣谋。 不过严赏罚,克日偃戈矛。 注释: 1. 况值龙蛇岁:意思是在龙蛇年即混乱的年份里,遭遇了离乱之苦。龙蛇是古人用来表示乱世、战乱的象征。 2. 躬逢离乱愁:亲自经历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忧愁。躬逢,亲身经历;离乱,指战乱。 3. 世平清议重: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公正的言论和批评。 4. 时至杞人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白鹇》。 白鹇(hān):一种鸟类,体形似鹰而大,羽毛洁白。 栖栖:栖息,停留。 容与:从容自得的样子。 鹭鸥群:鹭鸶和鸥鸟的群体。 金距:金色的马足,这里指白鹇的脚。 凌汉:凌驾于云端之上。 朱冠:红色的冠子,这里指白鹇的头顶冠毛。 切云:接近于云层。 文章:文采、才能。 殊自喜:非常得意、喜爱。 黑白:指白鹇的羽毛颜色。 青丝系:被用青丝绑住
【释义】 南方的鸟,如拳语未开。 进入燕巢才见到,渡过黄河众人相猜。 碧眼愁鹰隼,清秋忆草莱。 最能关气候,占望独徘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鸲鹆(即八哥)自喻,借八哥之口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首二句点明八哥的习性和所见所闻:八哥是南方的一种鸟,它学人说话还不会,只是“如拳语未开”。这种鸟喜欢栖息在燕子的巢穴里,人们从没见过它飞出过,所以当它飞出来时
【注释】宛转:曲折回旋的样子。青镜:指镜子,古人常以青为镜的青色。轻载:轻快地装载。沧浪:水名,即今之长江。濯吾缨:洗我帽子上系缨的带子。 诗中通过写江南春色和诗人的游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写江城景色,次句写水边景色,三句写江边景色,末句写江边景色,全诗写景如画,情景交融,生动形象。 译文:曲曲折折渡过江城,平田里水波在耕作。远远看见青镜般水面,轻快地装载白云行。岸边树影平铺在船头
【解析】 此诗是作者初至会稽,触景生情而作。首联写会稽的山川名胜;颔联点明会稽是越国古都,自然风光十分秀丽;颈联写会稽城内外的景色,突出了会稽的美丽;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越王勾践的仰慕之情。 【答案】 入会稽——来到会稽;会稽:古地名,这里泛指大都市(或大城市)。风壤旧京华——风景如画的京城。“京”,通 “镜”,古代称京都为京。“风”,指风景。“壤”指土。“旧”,指过去的。“京华”即指京城。“旧京”
荔支纪兴 其十五 小君初学煎支法,乳酪宜浮玉碗看。 旋沈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 释义:小君初次学习煎荔枝的方法,乳酪应该浮在玉碗里观察。荔枝花上飞舞的蜜蜂酿制的蜜,比甘蔗汁还要清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荔枝的诗。诗中的“小君”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初次尝试制作荔枝酒,将乳酪放入玉碗中观察,并品尝了用蜜蜂酿制的荔枝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
这首诗是杜甫的《荔支纪兴》的第16首。全诗如下: 自起开笼拣荔魁,半将白晒半烘焙。 故乡朋旧应嘲我,不遣红尘一骑回。 注释: - 荔支:荔枝。 - 纪兴:记录、记载之意。 - 其十六:指第16首。 - 自起:自己动手。 - 开笼:打开笼子。 - 拣荔魁:挑选荔枝中最壮实的。 - 半将白晒:一半用太阳光晒干。 - 半烘焙:一半用烘烤。 - 故乡朋旧:家乡的朋友和旧友。 - 应嘲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爱妾换剑》。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1. 何许橐中物,来矜掌上娇。 - 译文:这把剑是什么来历?它来自何处?原来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宠儿。 - 注释:何许,何处,意为“从哪里来”。橐(tuó),古代装东西用的一种皮囊。 - 赏析:诗人用“何许”和“来矜”表达了他对这把剑来历的惊讶和好奇。同时,也暗示了这把剑曾经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宠儿,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2. 遑遑辞画帐
《荔支诗其十三》赏析 屈大均的《荔支纪兴其十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荔枝的美好,同时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荔枝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在这首诗中,作者用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将荔枝的美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水枝未尽复山枝,自上枝头摘不迟。”这两句诗描绘了荔枝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绿意盎然的水枝与山枝交错,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注】荔支:荔枝,又称“离支”;纪兴:即《荔枝图序》;绛囊公子绿罗娇:绛囊公子指的是唐玄宗,绿罗娇指的是杨贵妃。白水真人指李白,绛节朝是指唐玄宗的玉佩。 诗句释义: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御花园赏月时,看到天上有一颗星,形状似人,便赐给李白玉佩作为奖赏。 译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御花园赏月,看到天上一颗星星的形状像人,就赏赐李白玉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赏月的情景
【注释】 荔支:荔枝。纪兴:即纪游,游览胜地的诗篇。尚干乡:古县名。锦作堆:指用锦绣做成的装饰品堆叠在庭院里。凤池:相传为汉武帝所筑的凤凰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南秦淮河畔,是汉宫宴饮的地方。越王台:越王勾践曾筑台于吴国都城姑苏(苏州)东南的山岗上以观战。这里比喻朝廷。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渴病:口渴病,这里指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感到口舌干燥发渴。金茎:汉武帝时所建,用黄金制成,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