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淮流四十程,船头急鼓溯涛声。
海光荡日长鲸没,春色窥帘细柳晴。
天地襟喉当吐纳,江河经纬孰裁成。
分明国脉源源在,更重微臣万里情。

【注释】

渡淮:泛指渡过长江。

淮流:即淮河之流,指长江。

溯涛声:逆流而上的鼓声。

海光荡日长鲸没:海上的阳光照耀得长长的影子消失在水里,形容海水辽阔,波涛汹涌。

春色窥帘细柳晴:春天的景色透过屏风上垂下的帘子映入帘内,细柳在晴天里显得更加鲜绿。

襟喉:咽喉、喉咙的意思。

经纬:纵横交错。

国脉:国家的命运。

微臣:古代臣子的谦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友人或亲人到江口去乘船过江。诗中描写了友人(或亲人)过江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江淮一带交通发达,船只众多的情况。全诗以“渡淮”为题,首联写渡淮时的情形;颔联写渡淮后所见之景;颈联写渡淮后所见之地;尾联则写渡淮后之思。

诗的起笔点出渡淮之事。渡淮,即从淮河上船渡长江。首句写渡江时风顺水驶,行船迅速,有如飞驰一般。次句写渡江时船头上急鼓催行,回荡着激越的涛声。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渡江时的紧张气氛,而且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急流勇进的境界中。

第三句“海光荡日长鲸没”,描绘出一幅海天相接、日出东方的壮阔景象。此时,太阳刚从海平线上露出半边脸来,光芒四射,照得海面一片金光闪闪,波涛也似乎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柔和起来。这时,巨大的鲸鱼正浮出水面,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大鲸鱼的雄伟形象和浩瀚无边的海洋景色融为一体,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力量感。同时,也暗寓了作者对于友人(或亲人)前途顺利、一帆风顺的祝愿之情。

“春色窥帘细柳晴”一句,又为画面添上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春风拂过,帘栊轻摇,透过帘缝看出去,窗外的景色变得格外明媚。在这美丽的春光里,嫩绿的柳条儿摇曳生姿,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渡江后的美景,更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或亲人)平安归来的深深期盼之情。

最后一句“天地襟喉当吐纳,江河经纬孰裁成”,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描绘渡江后的景象。这里,“襟喉”是指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大计,用“吐纳”来形容国家的兴旺和衰落。“经纬”则是指国家的治理之道,用“裁成”来形容国家的治理之道如何制定和完善。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为国家命运和国家治理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

尾联“分明国脉源源在,更重微臣万里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这里,“国脉”是指国家的血脉、国家的未来,用“源源”来形容它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状态。而“微臣”则是诗人自己的谦词,用“万里情”来形容自己对于国家深沉的爱恋和忠诚之情。这两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全文情感的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