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
居连一舍今方到,胜接三江昔未游。
门外沧波飞白鸟,殿前红叶偃深秋。
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
【注释】
①过宁波寺登览:在宁波寺登高游览。过,经过。
②川桥野寺幽:指山间桥梁下的野寺幽静。川桥,山间小桥。野寺,山野的和尚庙。
③风篁雨蔓碧遭周:指风吹竹子,雨打藤蔓,使碧绿色的树荫周围笼罩着一层烟雾。篁,竹林;蔓,长条形植物。
④居连一舍今方到:指从远处来到这个小村庄。连一舍,即连家。
⑤胜接三江昔未游:指当年没有游过的胜地。胜,美好的地方;三江,泛指南北方的三条河流。
⑥沧波飞白鸟:指苍茫的水波上飞起白色的水鸟。沧波,苍茫的水波。
⑦殿前红叶偃深秋:指宫殿门前的红叶在深秋时节低垂下来。殿前,指寺庙的大殿前。
⑧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指鸡鸣时,隔着竹林传来的声音很寂静,而寺院中的僧人还在薜萝中睡觉。鸡声,指鸡叫的声音。薛萝,一种可以编成帽子或盖头的草,这里代指薜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宁波寺登上高处游览后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景:山间桥梁下的小野寺显得十分幽静;风吹竹林、雨水打落的藤蔓,给这碧绿的树荫四周笼罩着一层烟雾。“风篁雨蔓”,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表现出诗人的心境。颔联写景:他由近及远来到这个小村庄,发现它美丽得令人惊叹。“胜接三江”一句,表现了他当年没曾游过的胜地;“沧波”、“红叶”、“殿前”三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沧波上的白鸟飞起;殿前的红叶低垂下来;鸡声在竹林里传来,寂静而深沉,更显出寺院的幽静和宁静。颈联写景:他穿过竹林,来到了寺院。“鸡声隔竹啼寥寂”一句,写出了鸡叫声在竹林里回荡,显得十分寂静,但同时也表明了寺院的幽静。尾联写人:他走进寺院,看见寺中的僧人还在薜萝中睡觉,于是发出了“僧在薜萝宫里头”的感叹。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用了许多优美的诗句来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也不乏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景色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