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梅花开已多,蹇驴冲雪野桥过。
亦知金紫趋朝贵,奈此当前清兴何。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画上题写了这首咏雪的七绝,意在借画中之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画中的梅花开得很早,野桥上有蹇(jian)驴冲过雪地。“蹇驴”指瘦而高的驴。后两句是说作者知道朝贵们趋炎附势,争先恐后地赶到朝廷去,但自己却无心于此,只想眼前这清幽的景色。此诗意在言外,不直说自己对权贵的不满,而是通过写景抒怀。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自然。
【注释】
十月:农历十月。
梅花:即腊梅,花期比冬梅晚。
蹇驴(jiān lǘ ):跛脚驴。
金紫:指官服的颜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宋时,金紫为显贵官服。
朝贵:指高官显宦。
奈:无奈,怎能。
清兴:清雅的兴致。
【译文】
十月里梅花已经盛开很多了,野桥上骑着瘦弱的蹇驴冲过飞雪。
也知道那些趋炎附势争着做官的权贵,可我此刻哪里还顾得上他们的清雅兴致啊。
【赏析】
《题画》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作画题材,描绘出一幅寒天踏雪、傲然开放的图画,同时寄寓着诗人自身的志趣和情感。这首诗写得质朴无华、清新自然。
首句“十月梅花开已多”,点明时间与梅花的繁盛景象。“开”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旺盛,更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盛开的喜爱之情。第二句“蹇驴冲雪野桥过”,描绘出了一幅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一匹瘦弱的驴儿在雪地上艰难行走的画面。这里的“蹇驴”既指瘦而高的驴,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处境,他就像这瘦弱的驴儿一样,在仕途上步履艰难。第三句“亦知金紫趋朝贵,奈此当前清兴何”,诗人用反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他知道那些趋炎附势争着做官的权贵,但面对眼前的美景,他却无心于此,只想欣赏眼前的清幽景色。这一句既是对前面所写景象的补充,又巧妙地引出了下一句“清兴”。
最后一句“奈”,意为“怎么”。意思是说:“既然知道那些权贵们争相追逐名利,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贪图眼前的美景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诗人通过对梅花与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权贵们的不屑一顾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