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酌小亭下,诗新酒倍浓。
闲花争两岸,醉眼不朦胧。
注释:在小亭子下共同饮酒,新作的诗让酒更加醇美。两岸盛开着花朵,沉醉中不感到眼睛朦胧。
赏析:本诗是一首饮酒诗。前两句写诗人与朋友在小亭下喝酒,新创作的诗歌使酒味变得更加浓厚。后两句写诗人醉眼朦胧地欣赏两岸盛开的花朵。全诗通过饮酒和赏花两个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之情。
共酌小亭下,诗新酒倍浓。
闲花争两岸,醉眼不朦胧。
注释:在小亭子下共同饮酒,新作的诗让酒更加醇美。两岸盛开着花朵,沉醉中不感到眼睛朦胧。
赏析:本诗是一首饮酒诗。前两句写诗人与朋友在小亭下喝酒,新创作的诗歌使酒味变得更加浓厚。后两句写诗人醉眼朦胧地欣赏两岸盛开的花朵。全诗通过饮酒和赏花两个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之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少入桐乡爱,生还梓里珍。 - “少入桐乡”指的是陆游年少时曾到过桐乡这个地方,“入”是动词,表示进入;“桐乡”是地名,指现在的浙江桐乡。这里的“爱”表达了一种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 “生还梓里”是指陆游回到故乡,即现在的绍兴市。“梓里”是故乡的意思。这句诗表明,即使陆游在外有成就,他依然心系家乡,珍视自己的根。 不堪犹避地
五月既望舟发北新关行未二十里遂夜泊岸问之犹余杭境也 注释:既望:即十五日,农历每月十五。舟发:乘船出发。北新关:地名,位于今浙江杭州城北。 赏析:首句“既望”点出是五月十五,诗人在北新关乘船出发。次句写行船途中所见,还未到达目的地。 五月既望舟发北新关行未二十里遂夜泊岸问之犹余杭境也 译文:五月十五日乘船从北新关出发,行了不到二十里的路程便停靠下来,询问当地人,他们告诉我这里还是杭州的土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作内容的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诗句中的景物,然后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等),接着点明这两句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及表达的情感,还要指出运用的艺术效果。此题中“台阁诗仙侣,云霞羽客踪”一句,用典,“诗仙”指李白;“云霞羽客踪”指张果老骑驴的典故。“胜游殊未已
燕城元宵 其二 长陌绮罗缘地湿,小楼歌管咽春融。 此时见月何光霁,昨夜中天却澹胧。 灯社醵盘批鲤甲,侠游赛饮落驼峰。 南园匝夜喧如市,不逐疲癃度暖风。 注释: 1. 长陌绮罗缘地湿:长街小巷上,彩绸绣衣沾满尘土。 2. 小楼歌管咽春融:小楼房阁里,歌声管乐与春天融化的景色交融在一起。 3. 此时见月何光霁:此刻见到月亮,为何如此明亮清澈。 4. 昨夜中天却澹胧:昨晚月亮高悬在天空中
这首诗的原文是: 扫除四壁净,寄我一身轻。 扰扰能无事,休休信有亭。 绕池行自适,听雨梦谁醒。 不见雩峰月,闲云满翠屏。 译文如下: 清扫四壁使之一尘不染,使我得以一身轻松。 忙碌中能无一事可做,悠闲中我深信有一座亭子。 环绕池边行走自在惬意,听着雨声入梦谁会醒来? 没有看见雩峰上明月,只看到满眼的白云飘散在翠绿的屏风之间。 注释如下: 1. 清扫四壁:指打扫屋子、庭院等地方,使其清洁干净。
【诗词原文】 九月八日高侍御朱秋卿携酒拉王方伯暨余取道苕溪遍游浮碧归云伏虎道场诸胜即席赋此纪怀 其一 浮碧风枝怜翠竹,道场秋朵觅金莲。 冷香泛斝难辞醉,老马寻山易着鞭。 览胜讵知邻九日,题名偶得伴诸贤。 太湖天目频招手,谁道真游不是仙。 【注释】: ①浮碧:指湖州的浮碧山,在长虹山下。②道场:这里指的是浮碧寺。③金莲:佛教中称佛为莲花所化,因此以“金莲”代指佛像。④泛斝:泛指饮酒。⑤老马
诗句释义 1. 南街灯影北街红,正月天和二月融。 - 南街灯影北街红:指的是在元宵节期间,无论是南街还是北街都亮起了灯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正月天和二月融:正月和二月的天气温暖,天空晴朗,没有雾霾,星星清晰可见。 2. 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 - 九野不霾星历历:在元宵节这天,整个田野上空看不到雾霾,星星清晰可见。 - 五云长在月胧胧:夜晚的天空中飘浮着五朵云彩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山中无一事:形容山中的宁静。 - 清赏故相珍:表示珍惜这种清雅的观赏。 - 剥笋露苍玉:形容笋子剥出来的颜色像苍玉一样。 - 研茶飞翠尘:形容茶叶被研磨成粉末,像绿色的灰尘一样飘散。 - 时敲繁吹息:形容音乐声随着敲击乐器而消失,强调了声音的美妙和短暂。 - 酒酿百花醇:形容酒香浓郁,仿佛各种花朵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 白发谁宾主: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已经年老色衰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唐西洲都宪叙旧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同寅唐西洲都宪顾浙台叙旧 - "同寅":指的是与自己职务相同或相近的人。 - "唐西洲都宪":唐西洲(可能是一个人名)担任都宪,即高级官职。 - "顾浙台":顾浙台可能是指浙江的某个机构或地方。 - "叙旧":谈论往事或者回忆过去的事情。 2. 十年京国拜丹宸,携手曹司又几春。 - "京国"
区越的《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雨脚如麻苦不休: 雨点像细麻线一样密集而持续,形容雨势连绵不断,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2. 间于晴色又方舟: 在晴朗的天空中,雨水时而出现,就像船在水上行驶,给人一种变幻无常、时隐时现的感觉。 3. 市沽小动苕溪酌:
注释: 溪行:在溪边行走,泛指游览、游玩。 笛远归渔急,芦轻扑酒飞:远处传来笛声,催促渔民归去,轻风吹过芦苇,仿佛有酒花飘落。 偶然云水趣,宁占白鸥矶:偶然间发现云水中的美景,宁愿选择白鸥栖息的地方作为休息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边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首先,诗中的“笛远归渔急,芦轻扑酒飞”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笛声悠扬,渔船渐行渐远,轻风拂过芦苇
秋夜答友人 连旬多逸事,荷叶制新衣。 不尽藤溪舫,兴来觉有时。 注释 1. 连旬:十天。 2. 制:制作。 3. 尽:穷尽。 4. 兴来:兴致来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首句“连旬多逸事”,说明作者闲居无事,有大量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次句“荷叶制新衣”,以荷叶为材料,编织成新的衣裳,比喻用自然之物创作艺术,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美的精神境界。第三句“不尽藤溪舫”
【注释】 挽胡忠安公 五纪朝廷士,岿然鹤发疏。 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 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 【赏析】 这是一篇悼亡词。作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对友人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开头两句写胡忠安的德政政绩和高尚品质。“五纪”,即五十年,指朋友在朝中任职的时间之久。“岿然”是形容人高而挺拔的样子。“鹤发疏”,指老人的头发稀疏、疏落,用来形容老人年纪大。 三
【注释】 万壑:指千山万壑。阴云合:阴暗的云层密布。一天凉雨来:忽然降下清凉的雨。花坞(wù):花丛中的小坑、小坑,这里比喻花丛。无埃:没有尘土。 【赏析】 此诗写喜雨。首句“万壑阴云合”,描绘出一幅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的景象。次句“一天凉雨来”,又一转,将读者带入了喜雨的气氛之中。三、四两句是诗人对喜雨景象的描绘,泉声铿锵有韵,花坞洁净无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雨后景色的喜爱之情
注释:初秋时分,社日的聚会如期而至。靠近小洲的地方,芦苇随风翻飞,一片白茫茫;树林中,橘树的叶子金黄灿烂。篱笆前,萧瑟的秋风拂过,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我于是拿出酒来,与大家共饮,为秋天的到来干杯。 赏析:此诗写初秋社约之景。首联“洲近芦翻白,林低橘荐黄。”写诗人所居之地,临近湖泊的小洲上芦苇纷飞,岸边的橘子也染上了黄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水、秋林、秋草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宁静
【注释】 山楼:指在山上的高楼。微风:轻轻吹拂,微风拂过雁鸣声。青尊:指酒器。时动:不时地。北窗吟:在北面窗户边吟诵。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与友人约好初秋季节去登高望远而作。前两句写约友之期和晨起之情景。首句“山楼”,即指诗人在山楼上约友。次句“微风度雁音”,是说微风吹来,传来了雁叫的声音。第三句“青尊酣白露”,点出“山楼”之约是在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