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满天地,离愁感四海。
人生萍梗踪,况乃在兰茝。
平居搴撷意,梦寐或千载。
思为竹素功,安知陵谷改。
一落尘鞅间,误作荆榛宰。
国计急诛求,民命忧痍瘣。
别路指夕氛,友声赠朝采。
入林旧稽阮,结驷新元恺。
鸿雁忽分翔,兼葭宛而在。
拟报明月珠,江波起芳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30年(唐玄宗天宝九年)秋天,将赴荆西孙伯观陆叔度载酒话别时创作的。诗的首联“秋色满天地,离愁感四海”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的友人深深的依依惜别之情。颔联“人生萍梗踪,况乃在兰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命运多舛的感慨。颈联“平居搴撷意,梦寐或千载”则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不忘故土,这种情感深沉而持久。
尾联“一落尘鞅间,误作荆榛宰。国计急诛求,民命忧痍瘣。别路指夕氛,友声赠朝采。入林旧稽阮,结驷新元恺。”则是对整个送别的场景进行了概括,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尾联中,“国计急诛求,民命忧痍瘣”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情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即豪放、奔放、直率,充满了激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