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在风光里,悠然水木间。
屡寻沿岸寺,稍见著城山。
忏佛难除懒,逢僧即共闲。
淹留无不可,拚与暮鸦还。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北留寺:
- 地点:“北留”可能指代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但具体地名不详。这里可能是对一个寺庙或景点的泛称。“寺”指的是佛教的修行之地。
- 氛围与心境:此句表达了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意境,给人一种平和而悠远的感觉。
- 注释:无。
- 赏析:诗人选择在北留寺停留,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给他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或者是因为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吸引了他。
- 宛在风光里,悠然水木间:
- 描述:诗人用“宛在”形容景色仿佛永远存在一般,给人一种永恒不变的感受;“悠然”则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状态,似乎诗人在这里完全放松了身心。
- 景物描绘:这句诗通过“风光”和“水木”这两个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北留寺周围的风景,既有自然的风光,也有树木的倒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
- 注释:无。
- 赏析:诗人通过对北留寺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 屡寻沿岸寺,稍见著城山:
- 动作与过程:“屡寻”意味着多次寻找,显示出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渴望再次访问的心情;“稍见”则表示虽然只是偶尔瞥见,但足以让人感到新奇和愉悦。
- 细节描写:这里的“沿岸寺”可能是指靠近河流的寺庙;“著城山”则可能是一座位于城市附近的小山丘。
- 注释:无。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北留寺及周围自然风光的深切体验,尽管他未能经常前往,但偶尔的探访也足以让他感到欣喜。
- 忏佛难除懒,逢僧即共闲:
- 活动与情感:诗人提到“忏佛”和“逢僧”,表明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些佛教徒或其他宗教信徒,这让他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或宁静。
- 心理状态:“难除懒”可能表示这些佛教徒的行为或言语让他感到难以摆脱的疲倦或懒散;“即共闲”则说明他很快就与他们一起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 注释:无。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在忙碌的生活或修行过程中,偶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所带来的心灵慰藉,这种偶遇让他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衡和宁静。
- 淹留无不可,拚与暮鸦还:
- 态度与决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留在北留寺庙的决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觉得有不妥或不便。
- 行动意愿:诗人愿意与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一同返回,显示了一种顺应自然规律和生活节奏的态度。
- 注释:无。
- 赏析: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的顺应之心,他愿意顺其自然,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无论是短暂的停留还是回归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