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山苍苍入烟雾,泗水滔滔日东注。
芒砀龙气收紫云,云去还留泗亭树。
泗亭虚迹埋草莱,土花秋碧歌风台。
当年亭长提三尺,疾呼百万驱云雷。
西走强秦南辱楚,一日韩彭尽醢俎。
壮士何能守四方,况复儒生弃如土。
山中老妪犹夜啼,沛上小儿欢击鞞。
赤帝炎光倏如电,西风木叶同悲悽。
使君怀古意慨慷,驻马寻碑泗亭上。
英雄尘土堪叹嗟,登台一眺散泱莽。

徐山苍苍入烟雾,泗水滔滔日东注。

芒砀龙气收紫云,云去还留泗亭树。

泗亭虚迹埋草莱,土花秋碧歌风台。

当年亭长提三尺,疾呼百万驱云雷。

西走强秦南辱楚,一日韩彭尽醢俎。

壮士何能守四方,况复儒生弃如土。

山中老妪犹夜啼,沛上小儿欢击鞞。

赤帝炎光倏如电,西风木叶同悲悽。

使君怀古意慨慷,驻马寻碑泗亭上。

英雄尘土堪叹嗟,登台一眺散泱莽。

诗句释义:

  1. 徐山苍苍入烟雾,泗水滔滔日东注。
    注释:徐山(地名)的山脉苍茫而深远,云雾缭绕仿佛融入了天空之中,泗水的流水声滚滚向东流去。
  2. 芒砀龙气收紫云,云去还留泗亭树。
    注释:芒砀(地名)一带的龙气被紫色的云雾所收敛,云雾退去后,泗水之边留下了一棵大树。
  3. 泗亭虚迹埋草莱,土花秋碧歌风台。
    注释:泗水之畔的亭子已经变得空空荡荡,只留下被杂草覆盖的痕迹;秋天的土地上开满了花朵,风吹过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4. 当年亭长提三尺,疾呼百万驱云雷。
    注释:当年的亭长手持三尺长的竹简,大声疾呼号召百万民众去驱逐那些像雷电一样的邪恶势力。
  5. 西走强秦南辱楚,一日韩彭尽醢俎。
    注释:西边的强大秦国南下羞辱楚国,一天之内就把韩王和彭越这两位诸侯国国君处死,并把他们的头颅作为食物摆放在俎上。
  6. 壮士何能守四方,况复儒生弃如土。
    注释:英勇的战士怎么能保卫国家的四方?更何况那些读书人呢?他们都像泥土一般地被抛弃。
  7. 山中老妪犹夜啼,沛上小儿欢击鞞。
    注释:山中的老妇人还在夜晚啼哭;沛上的小孩子却在欢快地敲打着盾牌。
  8. 赤帝炎光倏如电,西风木叶同悲悽。
    注释:炽热的太阳光芒突然变得如同闪电一样明亮,西风刮过,使得树木的叶子也似乎充满了悲伤之情。
  9. 使君怀古意慨慷,驻马寻碑泗亭上。
    注释:您心中怀有古代的英雄情怀,慷慨激昂地驻足在泗水亭子之上寻找那块刻有文字的碑石。
  10. 英雄尘土堪叹嗟,登台一眺散泱莽。
    注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今都变成了尘土,令人叹息;登上高处眺望时,只见一片茫茫的荒漠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泗水亭为背景,通过描述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与英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泗水亭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表达了对英雄逝去、国家衰败的哀叹,以及对历史变革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