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万象付评量,自昔王畿制四方。
天设函关雄百二,地环洛邑定中央。
鹰扬西土功成速,鹿走中原力逐彊。
有德易兴无德否,达观万象付评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他是中国唐代的诗人,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代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齐名,被誉为“三十六体”。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首联:“达观万象付评量,自昔王畿制四方。”
达观——通达明了,看待事情能够超脱于物外的态度。
万象——宇宙万物,这里指世间的一切景象和现象。
评量——评判,权衡,衡量。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对于世间万象,作者有着一种超然的态度,能够洞察一切,并对此进行公正的评判。自古以来,帝王的治下都被视为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带。
颔联:“天设函关雄百二,地环洛邑定中央。”
天设——自然形成,这里是形容地势或形势的天然安排。
函关——古关口,位于陕西省洛南县,为秦岭山脉的一个峡谷隘口。
雄——雄壮,威武。
百二——形容数量众多,这里指的是函关地势险要,可以阻挡大量的敌人。
这两句意思是说,天地间有一种天然的格局,使得函关地势险要,足以挡住众多的敌军。同时,洛阳(洛邑)作为中原地区的象征,地理位置重要,被定为天下之中心。
颈联:“鹰扬西土功成速,鹿走中原力逐彊。”
鹰扬——如鹰击长空,形容志向远大,行动迅速。
西土——西边的土地。
功成——事业成功。
这两句意思是说,在西方战场上,英勇的军队能够迅速取得胜利,而东方的中原地区则在强大的势力下被迫撤退。
尾联:“有德易兴无德否,达观万象付评量。”
有德——拥有德行,这里的“德”可以理解为政治清明,国家治理得当。
易兴——容易兴盛。
无德——缺乏德行。
否——否极泰来,这里表示事物发展的极端状态将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回归。
这两句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有德行,而是取决于它的治理是否得当。至于世界大势,都是可以由人来评量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观察、评判和理解的,无论是国家的治理还是世界的局势,都有其规律可循。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注重德行的培养,因为只有德行高尚的国家才能够长久地兴盛。这种思想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