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随心理最真,当存仁厚作贤臣。
从来出尔仍反尔,无或刑人更杀人。
没后方知廉是伪,生前独以刻为淳。
自经沟渎将谁咎,报应随心理最真。

报应随心理最真,

当存仁厚作贤臣。

从来出尔仍反尔,

无或刑人更杀人。

  • 注释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首句“报应随心理最真”,强调了因果报应的真实性。诗人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在某种形式上得到回报,这种报应既真实又不可避免。次句“当存仁厚作贤臣”,则是对仁爱和宽容的呼吁。诗人认为,只有存有仁心和宽大胸怀的人,才能成为贤良的臣子。

诗人也意识到人们常常会出现相反的行为,如第三句“从来出尔仍反尔”。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往往言行不一致,甚至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对此,诗人发出警告:“无或刑人更杀人”,即不要以暴制暴,因为这样会导致更多的伤害。

全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行为的深刻理解和忧虑。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贤明之士。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言行,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