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为我别,何以写衔杯。
一曲东平意,相如西蜀才。
蒯缑悬锦水,花笔掩兰台。
但断忧时泪,吟诗瘦莫哀。
【注释】
刘生为我别,何以写衔杯。
一曲东平意,相如西蜀才。
蒯缑悬锦水,花笔掩兰台。
但断忧时泪,吟诗瘦莫哀。
【赏析】
《留别刘及叔兵部》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诗人任翰林院修撰期间。此诗首联点题,颔联以“意”“才”自比,颈联写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全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
刘生为我别,何以写衔杯。
一曲东平意,相如西蜀才。
蒯缑悬锦水,花笔掩兰台。
但断忧时泪,吟诗瘦莫哀。
【注释】
刘生为我别,何以写衔杯。
一曲东平意,相如西蜀才。
蒯缑悬锦水,花笔掩兰台。
但断忧时泪,吟诗瘦莫哀。
【赏析】
《留别刘及叔兵部》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诗人任翰林院修撰期间。此诗首联点题,颔联以“意”“才”自比,颈联写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全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走笔询家兄山中潴水复满几尺 不厌山中水,冬寒更几深。 激流康乐咏,魏阙子牟心。 牛马虚遥涘,鸳鸯下众禽。 乘车堪借问,渔父有拿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时,要通过审题,了解作者,分析诗句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并联系写作背景等综合起来作答。 “水涘还牛马,悠然已望洋”,写诗人夜行大船之上,看到两岸的牛马、村庄,感到悠闲自在。“水涘”是水边的岸边,“水”指江水,“涘”指水的边岸;“牛马”“村庄”指的是陆地上的生物和自然景象,“望洋”指遥望大海,这里用典出自《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牛 呼名原一我,占梦即三公。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长谣阁道东。 注释: 牛:牛,即《诗经》中的《小雅·吉日》。 呼名原一我,占梦即三公。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长谣阁道东。 译文: 牛: 呼唤我的名字,我原是一头牛;占卜我的梦境,我竟是三公大臣。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
【注释】: 1. 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 2. 朗朗琴张子:指的是张公亮。 3. 揭岭间:指张公亮在庐山的隐居之地。 4. 南徐下流水:指的是长江的南岸,即南京附近的河流。 5. 北固旧高山:指的是北固山(今天的镇江金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名胜古迹。 6. 听讼依桐响:意思是说,张公亮在庐山上,常常听到江边诉讼的声音。 7. 怀仙与鹤闲:意思是说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 海青窥瓦屋,沙白露为霜。 玉缀长须国,珠联牡蛎房。 月姑能不字,螺女亦名香。 何必遵伊洛,方知贵鲤鲂。 注释: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在潮州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以海味作为题材或道具。 海青窥瓦屋:海青是一种鸟,它观察着瓦屋。 沙白露为霜:沙子被露水打湿变得像霜一样。 玉缀长须国:玉石镶嵌的长须国家。 珠联牡蛎房:珍珠串连在一起的牡蛎壳。 月姑能不字
自大埔度上杭 八闽初入路,鸟语信钩辀。如马填江石,升猱逆水舟。天鸡虚倦客,野老习通侯。南北京何似,须成万里游。 诗句释义 1. 八闽初入路: "八闽"通常指的是福建省,因为福建的别称之一是“八闽”。这里描述诗人初次踏入福建的旅程或地域。 2. 鸟语信钩辀: "钩辀"是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弯曲的弓,用来发出清脆的声音。此句描绘出鸟儿鸣叫声与音乐交织的景象。 3. 如马填江石:
何仙姑祠 何仙姑,又称何仙姑庙,位于广东省高要市。传说中,何仙姑是唐代人,因得道成仙而成为当地的神仙。 云母凝清甃,仙姑渺碧空。 云母: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里指云母石。 凝:凝聚、凝结。 清甃:清澈的井壁。甃,古代砖瓦砌成的墙。 渺:遥远、无边无际。 碧空:天空。 佩声遗凤穴,绡影借鲛宫。 佩声:指佩玉发出的悦耳声音。 凤穴:凤凰的巢穴。 鲛宫:传说中海中的宫殿,也是鲛人的居所。
【注释】 月夜迟朱王孙不至:夜晚的月亮,使朱红色的王孙迟迟不来。 临风孤玉树:对着风,像玉树一样孤独。 明月七星台:在月光照耀下,犹如星宿般的七座山台。 清夜一何永:清冷的夜晚多么漫长。 碧云殊未来:白色的云彩也未能前来。 虚空忘障闼:忘却了空虚的门户。 图画入莓苔:画上的图案如同生长在莓苔上的青苔一样。 一室皆如水,将予漫溯洄:整个居室就像水一样平静。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夜中思念友人之作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漫游消失意,诸子复如何。 注释:漫游,即旅行。消失意,即没有意思。诸子,指诸子百家。 赏析:诗人在旅途中感叹自己的行程毫无意义,诸子百家又有何意义呢? 闭户壁书满,伤时文选多。 注释:闭户,即闭门不出。壁书满,即墙壁上的书籍堆满了。伤时文选,即伤心于当时的文章选本。 赏析:诗人看到自己闭门不出,书籍堆积如山,不禁伤感,感叹当时的文章选本过于繁多。 长楸走马引,白石饭牛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正确理解诗句含义,并注意诗句的出处,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此诗首联“漠漠龙川水,轻舠溯浅滩”,写的是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龙川。这里的“龙川”指的是龙溪江,位于江西省万安县。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两岸青山连绵起伏,一江清水潺潺流淌,景色十分优美。“欲于风气得,已作霸图看”,意思是说想要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
【注释】 夜度:夜晚赶路。即不疲行役,何方作逸民:即使不疲倦地赶路,也到什么地方去做一个逍遥的隐士? 风林摇入暮:树林在风中摇曳,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沙水咽迷津:江流在沙石上发出声响,似乎迷失了归途的方向。 远灶翻刍狗:远处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是一堆堆的草料。低篷仰杞人:低矮的船篷仰望着杞人忧天的人。 江边如秃节,可共雁来宾:江边的树木光秃秃的,好像一根根的树节,可以与大雁一同到来。 赏析:
题朱子洁小航 五湖何处去,一叶且经营。 犹可泛溪月,将子同濯缨。 兰幽期绝迹,豆落怅归耕。 倚棹或堪近,桃花鸡犬声。 注释: 1. 五湖:指太湖的五个主要岛屿,即蠡、滆、洮、芒、胥。此处借指太湖。 2. 一叶:形容船小,如同一片叶子。 3. 经营:谋划,筹划。 4. 溪月:泛指清澈的溪水和皎洁的月光。 5. 濯缨:古人在水边洗手濯缨,以示清白。 6. 兰幽期:指隐居生活,兰花般的清高志趣。 7
续作锁柳销鸿之曲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 【注释】 - 烟锁池塘柳:烟雾缭绕,笼罩着池塘边的柳树。 - 烽销极塞鸿:战火纷飞,销声匿迹的边关大雁。 - 东枝罢春水:春天的水势已停,柳枝摇曳。 - 南翼怨秋风:南方的鸟群在秋风中哀鸣。 【赏析】 《续作锁柳销鸿之曲》是清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池塘,绿柳环绕、烟雾笼罩,还作了三个对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时,要通晓全诗的内容与主旨,理解词句的含义和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注释中提示的典故出处。 “不掩将军树”,意指这棵古松是将军种下的,它见证了将军的功绩;“言开召伯棠”:意指这棵古松是召公种下的,它见证了召公的功德;“苍梧生大道”,意为苍梧山生出了大道,比喻这棵古松见证了道统的传承;“偃盖复成行”,意为偃卧的车盖重新排列起来,比喻军队凯旋
【注释】 苍梧:古地名。汉武帝置苍梧郡,治今湖南永州。扈(hu)驾:皇帝出行时扈从的人。兴陵:指明帝刘庄的陵墓。旧邸瞻神庙:在旧时的邸宅里瞻仰神祠。前旌:前面插着旗帜。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松坛:松木做的祭坛。开虎:用猛兽拜祭。桂海:广西一带地方。溯龙兴:追溯到帝王兴起的地方。羽卫:护卫的仪仗。千官:指朝廷官员。戎衣列圣凭:身着军装的将士。凭:依靠。他时:将来的某天。天子孝:皇帝孝顺。文
自大埔度上杭 八闽初入路,鸟语信钩辀。如马填江石,升猱逆水舟。天鸡虚倦客,野老习通侯。南北京何似,须成万里游。 诗句释义 1. 八闽初入路: "八闽"通常指的是福建省,因为福建的别称之一是“八闽”。这里描述诗人初次踏入福建的旅程或地域。 2. 鸟语信钩辀: "钩辀"是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弯曲的弓,用来发出清脆的声音。此句描绘出鸟儿鸣叫声与音乐交织的景象。 3. 如马填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