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板荡纲维裂,燕蓟阴霾鼓声歇。
灵长不改旧河山,庙社幸悬新日月。
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
义士依墙欲控谁,书生洒泪浑如血。
长组徒惭七尺躯,击贼拟凭三寸舌。
弃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阳瞻节钺。
共传客揖大将军,幕府闻之皆叹绝。
将军风槩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
誓提义旅见君王,旋向西秦歼逆孽。
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
朅来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见中怀结。
愿因邮致访高踪,更与盱衡商俊杰。
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问崇高与卑孑。
江上维舟五日强,三复载驰增感切。
悲歌投赠写中丹,击楫扬舲向天阙。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舟发韶州赠宋大都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乾坤板荡纲维裂,燕蓟阴霾鼓声歇。
  • 乾坤板荡纲维裂:形容国家动荡不安,就像天地间失去了支撑一样。
  • 燕蓟阴霾鼓声歇:比喻战乱结束,人们不再听到鼓声响起,暗示战争带来的阴霾已经消散。
  1. 灵长不改旧河山,庙社幸悬新日月。
  • 灵长不改旧河山:意味着尽管经历了许多变故,但国家依然保持着长久的稳定和完整。
  • 庙社幸悬新日月:表示在新的统治者或领导者的带领下,国家的祭祀、社稷等重要活动得以继续。
  1. 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
  • 累臣万死有馀诛:指自己虽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仍被严惩不贷。
  • 遗恨千秋留哽咽:表达了对未能完成的事业或未能做到的事情感到遗憾,并因此心情沉重,难以释怀。
  1. 义士依墙欲控谁,书生洒泪浑如血。
  • 义士依墙欲控谁:描述那些忠诚的士人面对困难时,只能依靠墙壁,试图控制局面。
  • 书生洒泪浑如血:指书生们因为悲伤而流泪,泪水如同鲜血般流淌。
  1. 长组徒惭七尺躯,击贼拟凭三寸舌。
  • 长组徒惭七尺躯:形容自己虽然身材高大,但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抗敌人。
  • 击贼拟凭三寸舌:比喻用言语攻击敌人,希望能够通过言辞的力量来击败敌人。
  1. 弃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阳瞻节钺。
  • 弃家北上走金陵:描述自己离开家乡,北上前往金陵(今南京)的情景。
  • 先度韶阳瞻节钺:表示自己要先到韶关一带,然后才能看到朝廷的节钺,象征着自己的地位或权力得到了认可。
  1. 共传客揖大将军,幕府闻之皆叹绝。
  • 共传客揖大将军:指众人都传说有一位名为“大将军”的人物,可能是某个将领或官员的名字。
  • 幕府闻之皆叹绝:表示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所有在幕府中的官员都非常惊叹和敬佩这位“大将军”。
  1. 将军风槩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
  • 将军风槩古人同:指这位将军的作风和气魄与古代的名将相似。
  • 疆场南北多殊烈:表示在战场上,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战争,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激烈的战斗。
  1. 誓提义旅见君王,旋向西秦歼逆孽。
  • 誓提义旅见君王:表示发誓带领部队去见君王,为国家效力。
  • 旋向西秦歼逆孽:指的是迅速向西征讨,消灭敌人的叛逆力量。
  1. 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
  • 麾下元多浑侍中:指部下有许多像张良一样的谋士(浑侍中)。
  • 竹林况有邵康节:表示在竹林之中还有像邵子(康节)这样的人。
  1. 朅来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见中怀结。
  • 朅来我亦慕伊人:表示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仰慕那位英雄人物。
  • 望之不见中怀结:表达自己虽然渴望成为那样的人,但心中却充满了疑惑和困惑。
  1. 愿因邮致访高踪,更与盱衡商俊杰。
  • 愿因邮致访高踪:表示希望可以通过书信联系来拜访那位名人的高远踪迹。
  • 更与盱衡商俊杰:意思是与对方一同商讨和讨论谁是真正的俊杰之士。
  1. 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问崇高与卑孑。
  • 丈夫报国各努力:强调每个男子都应该为国家尽力,不必在意个人的崇高或卑微。
  • 何问崇高与卑孑:表示不应该过于关注个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1. 江上维舟五日强,三复载驰增感切。
  • 江上维舟五日强:描绘了一幅江上的维舟画面,展现了船只在江上的行驶状态。
  • 三复载驰增感切:表示经过反复的航行和奔驰后,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