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成何事,归心日夜增。
年光催爆竹,春色入孤灯。
世态秪如此,他乡未可凭。
明朝人献岁,南望意飞腾。
浪迹成何事,归心日夜增。
年光催爆竹,春色入孤灯。
世态秪如此,他乡未可凭。
明朝人献岁,南望意飞腾。
注释:
- 浪迹成何事:漂泊不定,过着无根无靠的生活。
- 归心日夜增: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家的思念越来越深。
- 年光催爆竹:新年到来时,人们会放鞭炮庆祝,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 春色入孤灯:在孤独的灯光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世态秪如此:世间的人情世故总是如此,难以改变。
- 他乡未可凭:在他乡生活,不能依靠家乡的亲情和友情。
- 明朝人献岁:明天就是新年,人们会相互赠送礼物和祝福。
- 南望意飞腾:向南眺望,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激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首句“浪迹成何事”,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居所,过着无根无靠的生活。这种漂泊的生活状态,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日益加深。
第二句“归心日夜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思乡之情越发强烈,仿佛一天比一天更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
第三、四句“年光催爆竹,春色入孤灯”,则是从外在的角度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和春天的气息。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忙着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在夜晚,窗外的春色透过窗户,也映照在孤独的灯光上,让人感到温馨而美好。
第五句“世态秪如此”,则是对世间人情世故的感慨。诗人感叹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法改变。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第六、七句“他乡未可凭”,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困境。由于没有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他只能在陌生的城市里度过每一天。这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让诗人更加渴望回到家乡。
最后两句“明朝人献岁,南望意飞腾”,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在新年的早晨,他将向亲朋好友献上自己的祝福,然后满怀信心地向南方眺望,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激动。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通过描绘生活的点滴,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