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瀛(1552-1610),字元絅,一字文若,号子步,晚号念东,明济宁卫(今山东省济宁市)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第,官直隶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右佥都御史,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
工诗擅书,著有《弗告堂集》。
生卒年:?-?
于若瀛(1552-1610),字元絅,一字文若,号子步,晚号念东,明济宁卫(今山东省济宁市)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第,官直隶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右佥都御史,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
工诗擅书,著有《弗告堂集》。
生卒年:?-?
【赏析】 《晓渡黄河》,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作者任郑州刺史、水部员外郎,正治理黄河水灾。诗中以黄河为背景,通过描写黄河的水流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个人忧国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plaintext 晓渡黄河 ``` - 诗句:早晨渡河,渡过黄河。 - 译文:清晨时分我开始了渡河之旅,踏上了黄河这条河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白。它描绘了黄华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游览时的感受。 第一句“隆虑峰头双结寺,撑云柱雾人罕至。”描绘了黄华山的壮观景象。隆虑峰是黄华山的主峰,双结寺就坐落在这里。撑云柱雾形容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人罕至则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寂静和神秘。 第二句“黄华老人耽未足,片石尚留百馀字。”描绘了黄华山上的古老石头。黄华老人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留下了许多痕迹,包括百馀个刻字的石头。
枫林是一首五律,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禁城玉树渐秋深,枫色凄凄满上林。 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雾苦霜吟。 斜连双阙辉青琐,倒影平津映碧浔。 岐叶著飙声瑟瑟,殷红过雨色沈沈。 杂黄间绿缘成锦,委砌飘檐埒作金。 向夕转深娇落照,因风散响怖栖禽。 城头迥接青岑远,殿角寒生绣幄阴。 几度朝昏劳怅望,徘徊故苑倍萧森。 【注释】: 1. 枫林:即《秋兴八首》其一。 2. 禁城玉树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梅花的画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形象、色彩和气质进行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钱君手出画梅卷,零风点雪寒芳敛。”这句诗描绘了画面中的梅花,它被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仿佛是零风点点,雪花飘落,寒芳收敛。这里的关键词是“零风点雪”和“寒芳敛”,它们都形容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优雅。 “老干横生色如铁,空山月抹孤根远。”这句诗描绘了梅花枝条的坚韧和孤独
宿唐洞寺 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夜景的诗。全诗描绘了寺庙在夜色中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描绘了寺庙的位置和周边环境。野寺是指远离城市喧嚣的寺庙,大道旁则表示寺庙位于交通要道附近
注释: 竹:竹子 清溪绕一湾,种竹只数个。清溪环绕着一块弯弯曲曲的地盘,只有几棵竹子。 朝来风箨疏,落水青萍破。早晨,风儿吹过,竹叶稀疏,像青萍一样在水面破碎。 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 首句“清溪绕一湾,种竹只数个。”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
【注释】 秦淮:古时南京的别称。 柳色:指秦淮河畔的柳树,因水而柔嫩、婀娜。 丝:比喻柔软的柳条。 澹荡:水波荡漾的样子。 明月一湾开水阁,何人吹彻玉参差(liú):月下,一弯新月映照在江面上,水阁中有人吹着笛子,那笛声清脆悠扬,如玉一般参差不齐。 何人吹彻玉参差:谁在吹奏着这玉音般的曲子呢? 【赏析】 “秦淮柳色弱于丝”,写景。秦淮两岸,柳色葱笼,春光明媚,绿柳垂挂,犹如细丝柔缕般轻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诗句译为现代白话文,理解其表层含义。然后理解其深层含义,并结合具体诗句内容概括出主题思想。 “群英的历点苍苔”,历:经过;苔:苔藓;“朵朵芙蓉并𦷾开”,𦷾:花萼;“故写岭头梅”,故:特意;“殿芳”,犹言殿后;“殿”,通“殿”,指皇宫;“故”,副词,故意;“岭”,山名;“梅”,梅树。“缺题”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野风光画卷,诗人以清泉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注释 1. 满谷西风椒叶稀:满谷西风指的是秋天的天气,西风带走了椒叶(指花椒叶)的繁茂,使得山谷显得空旷萧条。 2. 穿林片片冻云飞:形容树枝上挂满了冰凌,如同片片冻云在树林间飞舞。 3. 荒原车马应无数:描述了一片荒芜的原野,无数的车辆和马匹来往不息
诗句原文 晴云晓压石城孤,江树江烟淡欲无。 译文 晴空中的云彩在清晨时压得石城显得更加孤独,江边的树梢和烟雾弥漫,似乎要消失一般。 注释 晴云:晴朗的天气中飘浮着的白云。 晓:天刚破晓的时候。 石城:这里指南京城。 孤:单独地,孤立地。 江树:江边的树木。 江烟:江上的雾气和烟雾。 淡欲无:淡淡的,好像要消失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南京城的早晨景象,画面生动,充满了诗意。首句“晴云晓压石城孤”
丁晋是明代的诗人。丁晋,字仲敏,生于明朝,活跃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生平虽然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他作为诗人的身份来看,我们可以推测他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这个时间点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活跃的时期。 丁晋作为明代诗人之一,其创作的作品数量有限,但每一首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个性风格。通过对他的诗歌作品的搜集与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丁晋个人的艺术成就
元代诗人杨寿是元朝的著名诗人,字景熙,一字景曦。杨寿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涉猎经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杨寿: 1. 生平经历 - 籍贯与字号:杨寿,元朝临海人,他的字为景熙,一字景曦。 - 博学多才:杨寿博涉经史,对于世事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 - 性格与交友:杨寿性情超脱世俗,喜欢在山水间徜徉。 - 诗作风格: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能够体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趣味。 2.
明湖广嘉鱼人,字行之,号金湖。 嘉靖二十年进士。 授宜兴知县,迁宁国知府。 隆庆初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万历初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与兵部尚书王崇古共决大计,接受俺答汗孙把汉那吉来降,使明与鞑靼归于和好。 后入为兵部尚书。 有《大隐楼集》。 生卒年:
于若瀛(1552-1610),字元絅,一字文若,号子步,晚号念东,明济宁卫(今山东省济宁市)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第,官直隶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右佥都御史,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 工诗擅书,著有《弗告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