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高柳暮毵㲚,倚杖巡檐月已斜。
戍古无邻霜已冷,莫教吹落小梅花。
【注释】
闻笛: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塞垣:边关城墙。高柳:柳树长得很茂盛,枝干高挺。㲚:同“袅”,垂挂的样子。倚杖:靠着手杖。巡檐:走下台阶,走到屋檐下。月已斜:月亮已经偏西了。戍古无邻:古代在边关驻守的人很少,因此没有邻居可以聊天。霜已冷:霜降后天气转凉了。莫教吹落小梅花:不要让那小小的梅花被吹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之一,全诗写景状物细腻生动,情景相融,意境深远,富有情韵。
前两句写景。第一句写暮色中塞垣上的高柳,其枝条低垂,随风摇曳,似是欲飞;第二句写自己手持拐杖,在月光斜照下走下城楼,来到屋檐下。这两句诗把一个孤独、寂寞、凄凉而又充满哀愁的形象写得十分逼真。
后两句抒情。前一句写因看到边关将士很少,所以感到寂寞;后一句写自己不要让小小的梅花被吹落,希望它能够坚强地生长起来,与寒风作斗争,保持它的纯洁和美丽。
这首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塞垣上高柳的飘荡和月下的寂寞,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寂之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