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避热夜凉归,醉里遥瞻象一祠。
伞卷云绡经梦醒,香车飞度已多时。

天启宫词 其十七

池亭避热夜凉归,醉里遥瞻象一祠。
伞卷云绡经梦醒,香车飞度已多时。

注释与赏析:

  1. 诗名与作者:本诗名为《天启宫词·其十七》,是明朝诗人陈悰的作品。他的诗歌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诗句解析

  • “池亭避热夜凉归,醉里遥瞻象一祠。”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日夜晚,于池亭中避暑,醉意朦胧中望向远处一座庄严的祠堂。
  • 池亭避热夜凉归:表现了作者为了躲避酷暑选择在夜晚回到清凉的池亭中休息的情景。
  • 醉里遥瞻象一祠:暗示着作者在酒后恍惚中对那座神秘祠堂产生好奇或敬畏之情。
  • “伞卷云绡经梦醒,香车飞度已多时。”描述了作者从梦中醒来,梦中似乎有如伞般轻薄的云绡般的梦境,而醒来后则见到一列缓缓驶过的马车。
  • 伞卷云绡经梦醒:比喻梦境如同轻飘飘的云彩,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 香车飞度:形容马车行驶的速度非常快,像是飞一般。
  • 已多时:暗示时间的流逝,可能是指日久未返。
  1. 关键词解读
  • “池亭避热”:“亭”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可以提供避暑的场所。“池亭”意味着在一处靠近水池的亭子之中,为炎热天气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这种建筑不仅能够提供遮荫和凉爽的环境,还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美,使人心情放松,远离酷暑。
  • “醉里遥瞻象一祠”:“遥瞻”表示远望,可能是作者在醉酒后,视线不清晰的情况下,看到了某个远方的建筑或物体。“象一祠”中的“象”字可能是一种象征或指称,具体含义不详。但这个词汇的使用,暗示了这座建筑物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或意义。
  • “伞卷云绡”: 此句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述来传达梦境的感受。”伞”通常与遮蔽、保护相关联;在这里,它隐喻了一种轻柔的覆盖感,可能象征着某种温柔的庇护或是梦境中的轻盈。“云绡”,即轻薄透明的丝绸,常用来形容衣物或装饰物的美丽与精致,此处用来比喻梦境的虚无缥缈和美好。
  • “香车飞度”: 这里通过“香车”和“飞度”两个词汇构建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香车”通常代表豪华与尊贵,可能指的是一辆装饰精美、香气扑鼻的马车。“飞度”则强调速度和迅速移动,给人一种马车行驶迅速、不受阻碍的印象。整个短语可能在表达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以及某种快速消逝的感觉。
  • “已多时”: 这个短语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某段时光的回忆或是感叹。其中“已”表示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多时”则意味着这段时间相当长。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某些经历或情感的深刻怀念或反思,也可能是对当前状况的一种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的宁静池塘和梦中的奇妙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对关键词的深入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