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河山附帝居,明时一统混车书。
故基遗额犹唐旧,土俗民风异汉初。
但使儿童歌有裤,休嗟传舍食无鱼。
几尘落叶纷如许,眼底何人为扫除。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溧阳行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逐句进行深入分析:
第1句:“百里河山附帝居”
注释:这里描述了溧阳地区的广阔河山,如同附属于皇帝居住的地方一般,突出了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辉煌。
第2句:“明时一统混车书”
注释:这里的“明时”指的是明朝时期,而“一统”意味着国家的完全统一。”混车书”则是指书写工具或文字,暗示了在这个时期,文字的统一性和普及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繁荣和文字的统一。
第3句:“故基遗额犹唐旧”
注释:这里的”故基”指的是古时的遗迹和建筑,”遗额”可能表示遗留下来的部分。”犹唐旧”表明这些遗迹和建筑仍然保留着唐代的风格和特点,反映出历史的深远影响和持久的文化传承。
第4句:“土俗民风异汉初”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从汉代开始,到唐代结束时,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民风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异”表明这种变化是显著和独特的,显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5句:“但使儿童歌有裤”
注释:这句话中的“儿童”指的是溧阳地区的孩子们,”歌有裤”可能是指穿着带有裤子的衣服,显示出当地的服饰风格已经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但使”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意味着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实现某种改变。
第6句:“休嗟传舍食无鱼”
注释:这里的“传舍”可能是一个住宿场所的名字,而“无鱼”则表明在这里的饮食可能没有鱼类。”休嗟”表达了一种无奈或叹息的情感,暗示了食物来源的变化或短缺。
第7句:“几尘落叶纷如许”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几尘”表示大量的尘埃,而”落叶纷如许”则强调了这一场景的美丽和凄凉。
第8句:“眼底何人为扫除”
注释: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景象中不为人知的清扫者(可能是指默默付出的人)的同情和赞美。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平凡而伟大工作的尊重和感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溧阳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句中蕴含的历史深度和文化价值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研究价值。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小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