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灯火话情时,屈指俄惊岁屡移。
道路频驱怜我拙,帛书长系感君私。
枕边听雨心常碎,鸟外看云思欲悲。
何日束装问津去,西窗刻烛共成诗。
寄林利瞻夏官
禅林灯火话情时,屈指俄惊岁屡移。
道路频驱怜我拙,帛书长系感君私。
枕边听雨心常碎,鸟外看云思欲悲。
何日束装问津去,西窗刻烛共成诗。
注释
- 禅林:禅宗寺院,常用以指代修行之地。
- 灯:这里指的是寺庙中的油灯,象征夜晚的照明。
- 话情时:讨论或回忆过去的事情。
- 屈指:用手指计数,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岁屡移:年复一年地流逝。
- 道路频驱:经常被逼迫着走不同的道路。
- 帛书:古代书写用的丝织品,这里指书信。
- 感君私:对朋友私人情感的感激。
- 碎:这里形容心情的破碎。
- 鸟外看云:在高处远望。
- 思欲悲:想要悲伤。
- 束装: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 问津:询问渡口或交通要道,比喻寻找合适的机会或路径。
- 西窗:西方的窗户,这里借指晚上的光源。
- 刻烛:点着蜡烛写诗,形容时间紧迫。
- 共成诗:共同创作诗歌。
译文
在禅林中我们点燃灯火,谈论过往的情感时光,转眼间岁月已经多次变迁。
道路频繁地驱使着我前行,但我自感笨拙,常常感到遗憾。
你总是给我写信,让我感受到你的友情和关怀。
夜深人静时,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我的心情常常变得破碎不堪;
看着窗外高高的树木上,鸟儿飞过,我的思绪也变得忧郁起来。
什么时候才能收拾好行李,与你再次相见,在西窗下,一起挥墨泼洒诗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朋友在禅林中的时光、道路的艰难、以及彼此间的思念和期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禅林灯火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哲理。特别是“道路频驱怜我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