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一理通,感应良可畏。
千载陨石书,春秋所以示。
客星犯帝座,他夜因何事。
谁谓匹夫微,而能动天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赏析”,“分析”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歌中的关键语句,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天人之际”,意思是天地与人之间的界限。天人之际,指天与人事的关联。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天人一理通”“谁谓匹夫微,而能动天地”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感应良可畏”意思是感应是可怕的,不可轻视。

“千载陨石书,春秋所以示”意思是千年来的陨石记载着历史的变迁,用以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客星犯帝座,他夜因何事”意思是客星侵犯了帝座,不知是什么原因?

“天人一理通,感应良可畏”意思是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感应,因此,宇宙间的自然现象是不可轻视的。

“谁谓匹夫微,而能动天地”意思是谁说一个普通人微不足道,却能左右天下大势。

【答案】

示例:

译文:

天地与人之间的界限,是天人一理相通的。天地间的感应是可怕的,不可轻视的。千年来的陨石记载着历史的变迁,

用以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客星侵犯了帝座,不知是什么原因?天人一理相通,天地间的感应是可怕的,不可轻视的。

注释:

  1. “天人一理通”,天人之间有相通之处。
  2. “感应”,感应是可怕的,不可轻视的。
  3. “千秋”句,千年来的陨石记载着历史的变迁。
  4. “因何事”,不知道什么原因。
  5. “谁”,哪里。
  6. “谓”,说,说……为。
  7. “匹夫”,普通人。
    赏析:
    此诗以议论为主,抒发了作者忧时伤世的情怀。首联点出天人关系,说明人不能藐视天意;颔联写陨石之变,暗喻人事变迁;颈联写客星之变,暗示政局动荡;尾联表明自己虽身居下位,却心系天下大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