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林中半是塘,先生高枕自羲皇。
有头伊尹方能任,月落芝田影渐长。
诗句翻译:在十亩林中,一半土地被池塘覆盖。先生高枕无忧地自比于伏羲氏的年代。
有德能担当重任的人方能胜任。月落之时,芝田的影子渐渐变得朦胧而长。
译文:在这十亩树林的中央,有半边是池塘,先生的高枕无忧,自比于远古的伏羲时代。只有像伊尹这样的人物,才能担此重任。月亮落下时,芝田的影子逐渐拉长了,显得越来越神秘莫测。
注释:鹿洞,陈献章读书的地方。盘耕,指耕作。先生,对陈献章的尊称。羲皇,伏羲时代的贤人,此处借指隐居的清闲生活。伊尹,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以辅佐商汤王开创盛世闻名,他能够承担重任,治理国家。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隐逸生活和自我期许的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画面,通过“半塘”和“高枕”这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在。第三句“有头”指的是具备领导能力的人物,而“伊尹”则作为榜样,表明作者希望成为那种能够肩负重任、引领时代的人。最后一句“月落芝田影渐长”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成就的增长。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陈献章的隐居生活,也表达了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 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鹿洞盘耕》。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自然的山林景象,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诗句及其翻译和注释:
- 诗句:十亩林中半是塘,先生高枕自羲皇。
- 译文:在这片十亩的树林中,其中一半被池塘所覆盖,先生的高枕无忧,自比于远古的伏羲时代。
- 注释:鹿洞,陈献章读书的地方;盘耕,指耕作。先生,对陈献章的尊称;羲皇,伏羲时代的贤人。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他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多次入京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遂筑一台,名日阳春,日静坐其中,足不出阈外者数年”。他的著述后来编为《白沙子全集》,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鹿洞盘耕》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前两句“十亩林中半是塘,先生高枕自羲皇”,通过对比“十亩林”和“半塘”,以及“先生高枕”与“自羲皇”,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林图景,同时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后两句“有头伊尹方能任,月落芝田影渐长”,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伊尹一样能够承担重任的人物,并在岁月流转中不断成长。这里的“伊尹”既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诗人理想中的领导者象征。
《鹿洞盘耕》是一首典型的隐逸之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的深刻诠释。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陈献章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还能深入理解他对人生和理想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修养。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见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使我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位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