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妆临镜慵,畏见朱颜老。
无语下瑶阶,所思在远道。
【注释】
欲妆:指准备化妆。
临镜:照镜子。
慵:懒,不乐意。
朱颜:红润的容颜,这里指女子的青春年华。
无语:没有言语。
瑶阶:精美的台阶。
所思:所念之人。
在远道:远在他乡。
【赏析】
《闺居》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独守空房,无心打扮,怕见自己的青春老去,而思念远方的亲人,盼望早日归去的情景。全诗意境幽美,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流畅,风格朴实自然,是唐人绝句中的佳作。
欲妆临镜慵,畏见朱颜老。
无语下瑶阶,所思在远道。
【注释】
欲妆:指准备化妆。
临镜:照镜子。
慵:懒,不乐意。
朱颜:红润的容颜,这里指女子的青春年华。
无语:没有言语。
瑶阶:精美的台阶。
所思:所念之人。
在远道:远在他乡。
【赏析】
《闺居》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独守空房,无心打扮,怕见自己的青春老去,而思念远方的亲人,盼望早日归去的情景。全诗意境幽美,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流畅,风格朴实自然,是唐人绝句中的佳作。
【注释】 湓江:指江西的湓江。湓江是长江支流,发源于江西宜春县。敷教雨:喻恩泽如甘雨。京国:京城,这里泛指朝廷,即帝都或首都。吹嘘:吹捧,捧场。词林笔:文学创作。大典书:皇帝诏令或帝王诏书等重要文书。赐金分内帑:赐予金钱在国库中。内帑:国库中储存的钱财。置酒驻行车:设宴饯行。车:车子,这里指送行者的车子。惆怅:悲伤、愁苦。那堪:怎能忍受?迫岁除:临近年终时。 【赏析】
乡园何契阔,客路重绸缪。 【注释】:契阔:久别;重:重复。形容离乡背井时心情愁苦。 【赏析】:首二句是全诗主旨所在,写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与愁思。“契阔”意为长久别离,“重绸缪”指反复思考、牵挂。诗人在异乡他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自然十分深切。 暑雨三桥月,凉风孤馆秋。 【注释】:暑雨:夏季的雨水。三桥: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孤馆:孤单的客舍。 【赏析】:这是第二联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廿八人中最白眉" —— 此句表明在众多的人中,他(诗人)是其中最年长的。在这里,“廿八”可能指年龄,“白眉”通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眉毛,象征着经验丰富和智慧。 - "相逢每恨识君迟" —— 每次遇到时都遗憾不能更早地认识此人。"相逢" 指的是相遇或者相会,“恨”表达了对这种情况的遗憾或不满。 - "虚心犹抱霜台节" —— 虽然心怀谦虚,但仍然保持着清高的节操
【注】都门:京城城门。同为客:一起作客。朔州:今山西朔县,是宇文冈的故乡。 都门秋欲尽,雨雪已霏霏。 顾我同为客,怜君未授衣。 计程还朔漠,归思绕庭闱。 别去重回首,长空一雁飞。 注释译文赏析: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后四句写别后的怀想。首二句写在京城送别友人,正值深秋,秋意将尽,寒气逼人,而友人却身披风雪,冒严寒来到京城。这两句看似平常无奇,其实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注释】 凤台:指福州城。腊尽:腊月结束。离声:离别之声。行色:出行的装束。斗酒:一斗酒。闽中:今福建地区。严濑:地名,今福建省建瓯县西。严濑孤帆:指诗人乘船远行。严濑:山峡名,在今福建建瓯县西北。闽中:指福建地区。夸盛事:炫耀当地的盛大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于凤台冬尽时告别友人林邦楚,嘱他书信成后即还吴航,自己将北行。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风格沉郁顿挫。首联描绘了一幅送别图
寄二甥 译文: 好久没见到你的外甥了,我非常想念他,就像断了肝肠一样。 龙龛曾经听到过雨声,雁塔曾经回忆起酒杯的芳香。 心志如白水清澈常在,事业如青毡茂盛不荒。 等到将来再相见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只比魏元阳还要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外甥的信,表达了对外甥的关心和期望。首句“不见吾甥久,相思欲断肠。”直接点明写信的原因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见到外甥,所以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这种相思之情
隐居 庞君居鹿门,郑子耕谷口。 西山蕨正肥,此乐君知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隐士的隐居生活。首句“庞君居鹿门”和“郑子耕谷口”,分别描述了他们的隐居地点——鹿门山和谷口,这是古代著名的隐居地。接下来两句“西山蕨正肥,此乐君知否”则描绘了他们隐居生活的惬意和满足,表达了他们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整体而言,诗中通过描述具体的隐居地点和生活状态,展现了隐士们的高洁品质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注释】 文园:汉赋家司马相如的号。 栗里:地名,在四川江油县西。相传汉代司马相如是此里的隐士,所以称其隐居之地为“栗里”。 相如:指司马相如,这里代指陶潜。 毗陵:地名,在今江苏宜兴县。 看花况是春风后:意谓春日里去观赏百花。况,何况;更。 何事:何须;何必。 都门:京城长安。 临岐:面对岔路口,引申为人分别时依依不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写陶仲钧归长乐
首石峰南祖帐开,山花堤柳送离杯。 百壶酒尽青骊远,五緉风来彩鹢催。 楚地传说徐稚的隐逸故事,汉代重用贾谊的才能。 新诗不需题函寄去,乘兴一同吟咏至凤台。 注释: 首石峰:指著名的首阳山,相传这里是老子出关之处。这里借指高廷礼应举进京的地方。 祖帐:饯行时设的帐篷,也泛指饯行宴。 山花、堤柳:分别指山间的花朵和堤岸旁的柳树,都是离别时人们常常折取赠别的花草。 离杯:离别时用来盛酒的杯子。 百壶酒尽
注释: 绿水映着柴门,碧山环绕着房屋。 长久以来忘却了世俗的纷扰,白鸥是我最好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愿望。 首联“绿水映柴门,青山绕环堵”。“绿水”“青山”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它们与“柴门”“环堵”(即房屋四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通过描绘这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机心久已忘,白鸥是吾侣”
【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流经南京。城坝:指城上的水坝。这里指金陵城。吕城:今安徽当涂县东北的吕城镇。还旧治:回到原来的治所。 【译文】 在金陵城外的秦淮河畔送别官人返回旧治所。 月落时分,早潮已退,江面恢复了平静。 离愁像潮水一样涌动,一直涌到吕城。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友人回乡之作。诗人在金陵城外的秦淮河边送别了一位官员回乡,并写了一首七绝作为留赠的礼物。诗中以“秦淮”起兴,写景抒情
注释:东州的州上有着一座幽静的野堂,卷起窗帘就能看到湖山如翠绿色的流水。 我回到京城后对故乡的回忆更加深远了,白云黄叶让我想起了梦中的中秋佳节。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归隐后的感怀之作。诗中以“东州”代指京城,以“野堂”自喻自己的居所。首句描绘了东州州上野堂的环境:卷起窗帘就能看到湖山如翠绿色的流水。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思念的情感,他想到京国(即京城)后,对故乡的回忆更加深远了
【注释】 相邀:邀请。啸吟:吹箫吟咏。白云生处,山中云雾弥漫的地方。老松阴:长满青苔的古松下的树荫。宁知:怎知。别后相思意:别离后的思念之情。汉水:指汉江,即长江上游的一段。深:水流湍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远游时写给他的诗作。前两句是说自己每想起与陈孔阶相聚吟诵的情景,就感到十分高兴;但每当看到白云缭绕、绿树成荫的山峰上,古松下的长长树影,又不禁引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是说
注释:在戌所驻扎,长驱直入桑干源,攻破敌军飞狐口。千里大地上清尘飞扬,月光下击响刁斗。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全诗通过描绘战争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其中“长驱”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战斗场面。而“破敌飞狐口”一句,则突出了军队的强大和敌人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于胜利的渴望和信心。此外,诗歌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清烟尘”
【注释】 舟居:以船为家。 生涯一叶舟,五湖烟水阔。 扣舷歌沧浪,波光漾秋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景。诗中“舟居”二字点明了主题,诗人以船为家,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首句“生涯一叶舟”,形象地描绘了渔人在广阔的湖面上划着小船的宁静生活画面;第二句“五湖烟水阔”,则进一步渲染了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的背景氛围。接下来,“扣舷歌沧浪”一句,诗人以扣舷而歌唱的方式
注释: 客居:在异乡居住。 星霜两鬓皤(pó):鬓发已白,像星星和霜雪一样。皤,白色。 迢递关河阻:遥远的关山阻隔了归途。迢递,遥远而曲折的样子。 孤馆动归思:独处一室,心中充满了归家的念头。 芭蕉滴秋雨:芭蕉叶上滴落的秋雨声。芭蕉,一种植物,叶子长而阔,绿色,有细毛,可用来制扇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子的诗。首句写诗人的年事已高;次句写自己身在异地,与故乡相隔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