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寒露耿清秋,执法星摇属马周。
咫尺宾山楼上月,晴光照彻越吴州。
注释:中秋时节,玉壶中的寒露晶莹清冷,就像清秋的夜晚。执法星摇动着,属于马周的时间已经过去。
咫尺宾山楼上月,晴光照彻越吴州。
注释:在宾山上,我看到了明月,月光照耀着越州和吴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闻知文用弟被任命为浙江清戎使者后而作。诗中“玉壶”“执法”等字眼都暗含了对文用弟的祝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玉壶寒露耿清秋,执法星摇属马周。
咫尺宾山楼上月,晴光照彻越吴州。
注释:中秋时节,玉壶中的寒露晶莹清冷,就像清秋的夜晚。执法星摇动着,属于马周的时间已经过去。
咫尺宾山楼上月,晴光照彻越吴州。
注释:在宾山上,我看到了明月,月光照耀着越州和吴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闻知文用弟被任命为浙江清戎使者后而作。诗中“玉壶”“执法”等字眼都暗含了对文用弟的祝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筑室武陵溪,溪村绿树迷。 - 注释:在武陵溪边建造房屋,溪边的村庄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木所包围。 -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地。"筑室"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溪村绿树迷"则展现了乡村景色的迷人之处。 2. 人寻芝术去,松借鹤猿栖。 - 注释:人们寻找灵芝的秘法而去
【注释】 粤山:指广东的越山。赤龙游:传说中龙在越山深处游玩。国步艰难:国家的形势非常困难。此丘:这里指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之地,即越王墓。瘴雨、紫宸、黄阁:都是指帝王所居之处。昏昏海色销王气:海天茫茫,云雾蒙蒙,似乎连皇帝的威势也随之消失了。岌岌南冠学楚囚:楚囚,楚汉争霸时期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时形容自己处境的词语。比喻像项羽那样被困在南方的人。鼎湖:即鼎湖仙翁,传说中的仙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文用弟起取之京》一诗。下面逐句解释: 1. “同气复同襟,相看谊转深。” - “同气”指的是兄弟或同胞。 - “复同襟”表示更加亲近,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 “谊转深”意指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了。 2. “憔鹩甘枳棘,鸾凤协韶音。” - “憔悴”形容人因困苦而显得憔悴。 - “甘”意为喜欢、乐意。 - “枳棘”指酸枣树,这里借代艰难困苦的环境。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游后乐亭,一亭愧比子云居,为爱山泉引旧渠。 - “游后乐亭”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亭子或地名,但在这里没有给出明确信息。不过,“子云居”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居住的地方,如汉代辞赋家扬雄的宅邸,这里用来比喻这个亭子。 - “为爱山泉引旧渠”表达了作者对亭子中泉水的喜爱,认为它如同古人所居之地的自然之流,因此感到自豪。 2.
【注释】 寄文用节推:寄给文用(字节推)的信。 落叶愁分几度秋:秋天来了,树叶落了。愁,是作者内心的忧愁。 长夜上东楼:在漫长的夜晚里登楼远望。 潮阳浪说八千里:潮阳的浪涛说有八千里那么远。潮阳,今广东潮州市。 治化今推第一流:现在治理教化的工作被推到了第一位。 瘴海烟消山有色:瘴气消散后的山景又有了颜色。 黄堂春暖狱无囚:黄堂,即御史台。春天温暖,监狱没有犯人。 不知诗酒弦歌处
【注释】: 1. 梧竹深丛彩凤栖:用典,“梧”指凤凰(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竹”指竹子。 2. 扶摇直上碧云梯:比喻仕途顺利。 3. 青樽祖帐开怀别:饯行时举杯畅饮,以抒发离别之情。 4. 淮水晚风三叠浪:指淮河上的波浪。 5. 梨关夜月数声鸡:指夜深人静时听到的鸡鸣声。 6. 遥知献罢天人策,春满琼林醉似泥:意思是说在春天的宴会上,我被皇上任命为官员,我很高兴,像喝醉了一样。 【赏析】:
青春入仕老归田,况复恩光擢暮年。 赤带有花新进秩,虎符分竹旧推贤。 林间白发怀多宠,篱下黄花晚更妍。 回首五云何以报,碧梧丹凤正高骞。 注释: 1. 青春入仕老归田:年轻时进入官场,年老时回到田园。 2. 况复恩光擢暮年:更何况我得到皇帝的恩宠和提拔,使我晚年也得到重用。 3. 赤带:红色腰带,古代官员用以标志身份地位。 4. 花新进秩:花象征着荣誉和地位,新进秩表示获得新的官职或晋升。 5.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翻译诗歌: 1. “东楼欢会付空言,谊重连枝岂异根。”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东楼的宴会已经结束了,但友情却如枝叶相连,不会因为距离而改变。 2. “拜命恩随骢马客,钟情目断鹡鸰原。” -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被任命去远方(骢马),但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同目光穿越了距离一样,无法断绝。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内容,然后理解其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该诗的意象,并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加以概括。“金鸡高奋九霄翰,飞落人间岱顶山。五色岚光何处著,淡烟疏雨卷帘看”,首句“金鸡”是比喻词,指日出;第二句“九霄”,指天之高远
扶策重登涵碧亭,绣衣更创郡侯铭。 一塘新水回春草,万古文峰列画屏。 绿酒青尊珠履客,光风霁月绮窗棂。 夜来梦得新诗句,飞楫沙头唤鹡鸰。 注释: 1. 扶策重登涵碧亭:扶着马鞭再次登上涵碧亭。扶策,指扶着马鞭。重登,再次登高。 2. 绣衣更创郡侯铭:穿着华丽的衣服(绣衣)重新创作一篇(为郡侯)的铭文。绣衣,指华美的服装。更创,重新创作。郡侯,指地方官员或封疆大吏。铭,指文章或碑文。 3.
沉醉灯下归,春夜欲除夜。 醉意浓厚,在灯光下归家,夜晚即将到来。 要举迎春卮,瓦壶不堪泻。 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但瓦壶无法倒出酒来。 缅彼荆树枝,临霜未凋谢。 思念那些坚韧的荆树,即使面对严寒也不会凋零。 兰玉生庭除,书香岂应罢。 兰花和玉石生长在庭院中,读书声岂能停歇。 阳回宇宙初,雪响纱窗下。 太阳回到了宇宙的开始,雪花落在窗下发出声响。 青草生夜塘,梦中倏惊讶。 在夜晚的池塘边
解析 首句:亭榭悠然对寿阳,榕阴凝碧覆东墙。 - 词语解释: - 亭榭:指楼阁或亭台。 - 悠然: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 寿阳:地名。 - 榕树:一种常绿大乔木,叶子呈扇形。 - 凝碧:形容颜色深绿如玉。 - 东墙:建筑的一部分,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一侧。 - 注释:在寿阳县有一座亭子,其旁边是一棵榕树,树叶浓翠欲滴,映照在东墙上。 次句:晓来倚榻看岚色,夜静舒帘待月光。 - 词语解释:
【注释】龙母亭:在山城,作者居住之地。西风:秋风。石涧:山中水道。落花:飘零的花瓣。 【译文】山城的夜晚被一阵西风吹得风雨交加,石涧中流淌的泉水带着飘落的花瓣。龙母亭边秋意更浓,女萝深处有几家人家。 【赏析】首句以写景开篇,用“一夜”二字,点明时令是秋季,而“西风”二字,更是将秋日的萧瑟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次句“石涧流泉带落花”,写的是石涧中的泉水和飘落的花瓣。这里的落花
【注释】上方层阁:在溪流的上边。梵林:指寺庙,梵音入林,形容钟声入云。斜日半村僧定晚:夕阳西下,村落的僧人已开始休息。高人从此涤尘心:有高洁品德的人从这里洗涤心灵的尘埃。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一处宁静、幽雅的景色,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心境相融合,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何代灵龟下石潭,古藤疏竹小溪南。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何代灵龟下石潭,指的是何时的灵龟在石潭中游弋。古藤疏竹小溪南,则描述了溪边的古藤和疏竹。 清光倒浸玻瓈影,剩照霜前颗颗柑。 这句诗描绘了清澈的月光倒映在玻璃器皿中的情景,以及月光下柑橘树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古藤疏竹小溪南”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内容,然后理解其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该诗的意象,并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加以概括。“金鸡高奋九霄翰,飞落人间岱顶山。五色岚光何处著,淡烟疏雨卷帘看”,首句“金鸡”是比喻词,指日出;第二句“九霄”,指天之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