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朴古教刑,岂必伤肤肌。
末流恣惨酷,寻常视疮痍。
卓哉南阳守,编蒲以代之。
责过示耻辱,安用箠楚为。
微物不盈握,仁风浩无涯。
馀馨播青史,百世犹可师。
使君领郡符,出牧东海隅。
临民慎推恕,前修以为期。

诗句释义

1 鞭朴古教刑,岂必伤肤肌。 - 使用朴素的刑罚(鞭朴)代替严苛的法律,不一定伤害到肌肤。
注释: “鞭朴”是古代的一种简单而原始的刑罚方法,如用皮绳鞭打罪犯。“古教刑”暗示着古代的刑罚观念。

  1. 末流恣惨酷,寻常视疮痍。 - 刑罚执行到了极点变得残忍和残酷。
    注释: “末流”指的是刑罚执行的过程,可能因为执行不当导致残忍和不人道。“视疮痍”表示对待犯人就像看待创伤一样,强调了对犯人的伤害程度。

  2. 卓哉南阳守,编蒲以代之。 - 杰出的南阳太守使用蒲草来替代鞭刑。
    注释: “卓哉”是对某个人的极高评价。“南阳守”特指一位太守。“蒲”在这里可能指蒲草。

  3. 责过示耻辱,安用箠楚为。 - 通过责备过错来羞辱他们,为何还要使用残酷的杖罚呢。
    注释: “责过”即责备错误。“示耻辱”意味着让犯错的人感到羞耻。“箠楚”通常用于打击或惩罚。

  4. 微物不盈握,仁风浩无涯。 - 小小的蒲草也足以体现仁慈,其影响广阔无边。
    注释: “微物”指的是微小的事物,“盈握”表示足够大以至于可以紧握在手中。“仁风”比喻仁爱之风。

  5. 馀馨播青史,百世犹可师。 - 仁德的余波流传至史书之中,其影响力跨越时间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注释: “馀馨”表示香气扩散后留下的影响。“播青史”指记录在史书中。“师”在这里表示效仿的对象。

  6. 使君领郡符,出牧东海隅。 - 您的官职被赋予,即将出京担任东海县的行政长官。
    注释: “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郡符”是代表官职的文件。“出牧”指离开原地担任其他职务。“东海隅”指东海这个地方的一角。

  7. 临民慎推恕,前修以为期。 - 面对人民时要小心谨慎,以宽容理解为主,将前任作为榜样。
    注释: “临民”指治理百姓。“推恕”即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前修”指的是前辈或过去的贤人。“以为期”是指以此为目标或标准。

译文

用最朴素的刑罚来代替严厉的法律,不一定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刑罚执行到最后变得残忍,对待犯人就像看伤口一样。
南阳太守用蒲草代替鞭刑,这是卓越的举措。
责备过错并羞辱他们,为什么还要使用残酷的杖罚呢?
一个小小的蒲草也足以体现仁慈,其影响广阔无边。
仁德的余波流传至史书之中,其影响力跨越时间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您的官职被赋予,即将出京担任东海县的行政长官。
面对人民时要小心谨慎,以宽容理解为主,将前任作为榜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南阳太守用蒲草代替传统刑罚的故事,展示了古代法律中的仁爱思想,以及对待人民的宽容与理解。诗中通过对刑罚的描述、对仁德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传达了作者对法治、仁政的推崇,以及对人性尊严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