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关控东南,䇄立翠微表。
远吞吴越雄,俯视瓯闽小。
绿萝翳关门,洞口彻昏晓。
大道抗浮云,征车出飞鸟。
行行望故山,苍翠犹未了。
试问出关者,弃繻今多少。
分水关
名关控东南,䇄立翠微表。
远吞吴越雄,俯视瓯闽小。
绿萝翳关门,洞口彻昏晓。
大道抗浮云,征车出飞鸟。
行行望故山,苍翠犹未了。
试问出关者,弃繻今多少。
赏析:
分水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关,位于崇安县的西北分水岭上,扼住了闽赣交通的要冲,自古有“八闽第一关”的美誉。五代时期此地已置寨,宋开庆间并设大安驿,元时废弃。明洪武初复置关,设有巡司戍守。从崇安到江西铅山界,只有10里路程,其中一段西向铅山的道路尤为崎岖不平,成为闽赣孔道。明代王世懋曾描述:“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泉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陈枨在《分水关》中描绘了分水关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写道:“名关控东南,䇄立翠微表。 远吞吴越雄,俯视瓯闽小。”这句话描述了分水关控制东南方向,屹立于翠微峰上,远可以吞吐吴越的雄壮景象,近可以俯瞰瓯闽的秀美景色。“绿萝翳关门,洞口彻昏晓。”这句诗则描绘了关门被绿色的藤蔓遮蔽,洞口可以透出昏晓两色的美景。
陈枨还在诗中提到了“大道抗浮云,征车出飞鸟。”这句诗描绘了道路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间蜿蜒曲折,而征车驶出飞鸟,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整首诗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分水关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关,更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驿站,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陈枨的《分水关》则通过对这一历史地标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