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有古意,傲兀岁华永。
根摩崖石坚,翠拂云泉冷。
长风振涛音,华月度蛟影。
洋上咏归馀,闲情契弘景。

注释:

为李司训题松竹图

描绘了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和竹子,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双松有古意,傲兀岁华永。

双松,即松树,古松;傲兀,意为高耸独立,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岁华永,指岁月悠长。整句诗描述了一棵挺拔、古老的松树,它的存在就像是一个时间的见证者,岁月虽然流逝,但它的存在却永远不变。

根摩崖石坚,翠拂云泉冷。

根摩崖石坚,指的是松树扎根在岩石之上,岩石坚实稳固;翠拂云泉冷,描绘了松树枝叶覆盖着山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整句诗通过描绘松树与岩石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山泉水的清凉之感,展现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长风振涛音,华月度蛟影。

长风振涛音,描述的是大风刮过松树时发出的声响,如同海浪般震撼人心;华月度蛟影,则是指月光照亮了蛟龙的影子,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整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中的风声和月光,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洋上咏归馀,闲情契弘景。

洋上咏归馀,指的是诗人在海边吟咏着《归去来兮辞》,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暇时光;闲情契弘景,则是指诗人的心情与古代隐士陶弘景相似,都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句诗以描绘诗人在海边吟咏《归去来兮辞》的情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松树和竹子的古风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松树和竹子的坚韧与美丽。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古风气息。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双松”的形象描绘,传达出松树的古老和高耸独立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永恒。这种对比手法既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诗的中间两联进一步描绘了松林和泉水的景象。“根摩崖石坚”一句,不仅描绘了松树扎根于坚硬岩石之上的景象,而且暗含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而“翠拂云泉冷”则通过描绘松树枝叶覆盖山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这种对比与呼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动态的描绘也有静态的美,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诗的尾联通过“长风振涛音”和“华月度蛟影”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长风”和“华月”都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神秘,而“振涛音”和“度蛟影”则分别传达了风声与月色的美丽与动人,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诗的最后一句“洋上咏归余,闲情契弘景”,则以诗人在海边吟咏《归去来兮辞》的场景作为结尾,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内心的闲适与超脱。这种结尾处理方式既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又增加了其艺术魅力,使得整首诗更加完整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