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斜临水,溪流曲抱沙。
偶移青雀舫,来访白云家。
坐石扫苍藓,凭高望落霞。
秋林亦自媚,何必问桃花。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径斜临水,溪流曲抱沙。
  • 注释:山间小径倾斜地伸向水面,清澈的溪流曲折环绕着沙滩。这里的“山径”、“溪流”和“沙”都是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 译文:山间的小路斜倚在水面旁,清澈的溪水弯曲地绕着沙滩流动。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山水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静谧的山水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1. 偶移青雀舫,来访白云家。
  • 注释:偶尔乘坐青雀般轻巧的小舟,前来拜访白云般的隐者家。这里的“青雀舫”和“白云家”都是象征性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超脱生活的向往。
  • 译文:偶尔驾着如青雀般轻盈的小舟,前往白云般的隐士家中探访。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青雀舫”和“白云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
  1. 坐石扫苍藓,凭高望落霞。
  • 注释:坐在石头上扫除苍苔,站在高处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晚霞。这里的“苍藓”和“落霞”都是自然景色,描绘了一幅秋天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
  • 译文:坐在石头上清除覆盖的苔藓,站在高处观看晚霞映红了天空。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苍藓”、“落霞”的描述,展现了秋天夕阳下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壮丽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1. 秋林亦自媚,何必问桃花。
  • 注释:秋天的树林也自有其迷人之处,何必再去羡慕桃花的美丽呢?这里的“秋林”和“桃花”都是比喻性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季节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欣赏。
  • 译文:秋天的树林也自有其迷人的风采,何必再去羡慕桃花的美丽呢?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秋林”和“桃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季节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欣赏,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