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
【注释】 百折崔巍是雪峰,临高遥望暝霞重:崔巍,高大。暝霭,傍晚的云气。 千山翠色林中刹:千山,形容山峰连绵不断。翠色,青绿色的山色。林中刹,佛教语。 万壑寒声石底松:万壑,指山沟、山谷。寒声,寒冷的声音。石底松,生长在石头下面的松树。 烽燧当年愁过鸟:烽燧,古代边疆报警时燃放烟火的土堡。愁过鸟,形容烽火连年,鸟儿被惊扰。 旌旗何处卷飞龙:旌旗,旗帜。卷飞龙,比喻战旗飘扬。 英雄一散空陈垒:陈垒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归化县八景之一的玉虚洞天之作。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谁是闽南第一山,霞标迥出五云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化县玉虚洞天的赞美之情。"谁是闽南第一山",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闽南地区,谁能称得上是最高的山峰?"霞标"指的是太阳从天空中射出的光辉,而"迥出五云班"则形容玉虚洞天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远远超出了其他的山脉。 2. 鼋梁露湿琼浆冷,龙穴苔封石灶闲。
【注释】归化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八景:指该县的八处名胜古迹,这里泛指当地的自然风光。碧嶂晴岚:形容山峦苍翠欲滴,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形成美丽的景色。 近阁烟岚聚紫氛,西来无处不絪缊。(注)近阁,靠近官署的楼阁。(注)絪缊,指云雾弥漫。紫氛,指紫色的气息。 (注)西,指南面。 石林环拥诸村雾,岩壑遥连五嶂云。(注) (注)石林,指山间岩石形成的森林。(注)诸村
【诗句释义】: 狮子岩从城外蟠曲蜿蜒,崔嵬的新塔耸立在险峻的山峦之上。 站在城头观看夕阳洒下金色阳光,遥望野外只见烟雾缭绕飘渺。 四周四壁远涵着碧绿的青山,七层高耸的宝塔倚靠着残星寒光。 凭高眺望即可舒展开长啸,何处才是登临骋怀的所在? 【译文】: 狮子岩从城外蜿蜒延伸,矗立在山岭之上。 站在城头观看夕阳西下时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遥望野外只见烟雾缭绕。 四周四壁远涵着碧绿的青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此诗为《归化县八景其八 白沙夜月》的赏析,注意把握全诗内容和主旨。 第一句:十里寒涛拥白沙,一川晴雪洒蒹葭。 第二句:圮头黄石谁遗履,岸上青苔或浣纱? 第三句:题柱当年成感慨,吹箫明月想豪华。 第四句:鱼龙寂寞渔矶冷,好拟西风泛远槎。 译文如下: 十里之外白沙如霜,一片江面晴雪飘扬。 圮头黄石是谁遗留的鞋子,岸上青苔也许是浣纱女所留。 当年题柱留下感慨万端
归化县八景 其五 龟山挺秀 东望龙湖绕石林,名贤祠宇昼阴阴。 即看大道无南北,更叹遗丘已古今。 日落虚堂飞雾动,春来残碣卧苔深。 龟山寒色孤相对,犹似当年立雪心。 注释: 1. 东望:向东望去。 2. 龙湖:地名,在今湖南省邵阳县境内。 3. 石林:指石山。 4. 名贤祠宇:名望贤能之祠宇。 5. 昼夜:白天黑夜。 6. 即:立即,立刻。 7. 大道:大路。 8. 南北:方位名词,指南北方向。
【注释】 星窟禅窝:星窟,指星宿。禅窝,指禅院的石洞或洞穴。 上方楼阁白云幽:上方楼阁,即指位于山顶之上的楼阁。白云,天空中的云雾。 碣底乾坤隐十洲:碣(jié),大石;洲,水中的陆地。 幡影摇来山月夕:幡,旗帜;山月夕,傍晚的月光。 箫声吹落石门秋:箫声,箫管的声音。石门,指石门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秦岭支脉太白山北麓,是秦岭上著名的关隘之一。 寒苔疏木停猿鹤:寒苔,冷而湿润的草地;疏木
觉林梵地 祗林深辟倚山阿,开士幽居景若何。 磬定孤云留石壁,钟残半月挂松萝。 望来地僻昙花坠,坐入天空法雨多。 何处白莲堪结社,此中殊似虎溪过。 注释:祗林寺坐落在山的一侧,非常隐秘。和尚隐居在这里,景色如何? 磬声定格了孤云留在岩石上,钟声响起时,月亮挂在松萝之间。 远处的昙花坠落,坐在空中仿佛可以接收到佛法的滋润,哪里可以找到像这一样的寺庙呢? 这个地方很像虎溪寺一样宁静祥和。赏析
谁是闽南第一山,霞标迥出五云班。 鼋梁露湿琼浆冷,龙穴苔封石灶闲。 径转篮舆骚客过,风飘紫笛洞仙还。 采芝已是游蓬岛,瑶草琪花尽可攀
祗林深辟倚山阿,开士幽居景若何。 磬定孤云留石壁,钟残半月挂松萝。 望来地僻昙花坠,坐入天空法雨多。 何处白莲堪结社,此中殊似虎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