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谁知鬓已华,却承清翰问贫家。
夜深不待君平卜,空剔寒灯一点花。

【注释】

寄李友渊:寄给李友渊。

清翰:指书信。

君平卜:汉代严君平以占卜为业,此处泛指算命。

剔:用灯草挑出灯心。

点:点燃。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病愈后,寄给友人李友渊的。

第一句“病起谁知鬓已华”,说病愈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揭示了诗人因长期沉湎于名利场而染上疾病,以及在贫病中挣扎求生的痛苦心情。“谁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容颜易老的感慨。

第二句“却承清翰问贫家”,承接上句,诗人收到好友李友渊送来的书信,信中的问候充满了关切之情。“清翰”即书信,这里指李友渊的来信。“问贫家”三字,不仅反映了诗人当时困窘的生活状况,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第三句“夜深不待君平卜”,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君平卜”指的是汉代严君平以占卜为生,此处借指算命先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面对黑暗,无法入睡的情景。他既担心命运的无常,又忧虑未来的困境,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最后一句“空剔寒灯一点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寒冷的夜里,挑着灯火,独自欣赏着窗外绽放的花朵。这画面虽然美好,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他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如同置身于无人的荒原,感受着生活的艰辛与冷漠。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因病致贫、夜不成眠等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也使读者对诗人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共鸣。

在艺术手法上,此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将诗人的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