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望春春可怜,春风近远为春传。
真成独赏馀兹地,忽漫相逢是一天。
古意长留青树色,韶光乍起绿萝烟。
榛苓满目人何在,欲颂椒花倍黯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乙未元日赋得东望春春可怜二首其二
诗句

  1. 东望望春春可怜:诗人向东眺望,看到春天的景象,感到春天的美好和可贵。
  2. 春风近远为春传:春风在远近之间传播着春天的气息。
  3. 真成独赏馀兹地:真成了独自欣赏这片土地的情景。
  4. 忽漫相逢是一天:突然遇到了一个熟悉的景象,仿佛是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
  5. 古意长留青树色,韶光乍起绿萝烟:古老的含义长久地保留在青树的颜色中,春天的光辉忽然升起,绿萝般的烟雾弥漫。
  6. 榛苓满目人何在:到处都是榛苓(即榛树、茯苓等),但看不见人在哪里。
  7. 欲颂椒花倍黯然:想要颂扬那些美丽的椒花却更加感到黯然神伤。

译文
向东望去,我看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这让我感到非常珍贵。春风在远处和近处都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我独自欣赏这片土地,仿佛是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我突然遇到了一个熟悉的景象或事件,就好像是一天之内的事情。古老的含义长久地保留在青树的颜色中,春天的光辉忽然升起,绿萝般的烟雾弥漫。到处都是榛苓(即榛树、茯苓等),但看不见人在哪里,让人感到更加悲伤。我想要颂扬那些美丽的椒花,但却更加感到黯然神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美丽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的“春风近远为春传”、“独赏馀兹地”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此外,“古意长留青树色,韶光乍起绿萝烟”、“榛苓满目人何在”等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这个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