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正可对幽人,卜筑从兹遂有邻。
已诏寒山同气色,孤宜水竹共精神。
秋回弥见风霜远,客至翻惊物候新。
寂寂陶潜藏此意,东篱千载未生尘。
初冬十二月十二日至防城,看到黄花欣喜吟咏
黄花正可对幽人,卜筑从兹遂有邻。
已诏寒山同气色,孤宜水竹共精神。
秋回弥见风霜远,客至翻惊物候新。
寂寂陶潜藏此意,东篱千载未生尘。
注释:
- 黄花正可对幽人:黄花正适合与幽人相配,可以与之对酒言欢。
- 卜筑从兹:选择在此地建屋定居。
- 同气色:指志同道合的友人。
- 孤宜:适宜于孤单的人。
- 寒山:即寒石,传说中隐居在山上的高人。
- 陶潜: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秋天和菊花的诗。诗人在冬天来到防城,看到盛开的菊花,感到非常欣喜,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黄花正可对幽人,卜筑从兹遂有邻。”意思是说,黄花正适合与幽人相配,所以在这里建造房屋,就能找到邻居。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颔联“已诏寒山同气色,孤宜水竹共精神。”意思是说,已经得到皇帝的命令,让寒山的高人与我共享同样的气色,让我能与水边的竹子一起分享精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与高人为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颈联“秋回弥见风霜远,客至翻惊物候新。”意思是说,秋风归来更加明显地显示出风霜之远,客人来访反而令人惊喜地发现万物都在更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变化。
尾联“寂寂陶潜藏此意,东篱千载未生尘。”意思是说,我默默地隐藏着这样的情怀,就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在东方篱笆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
整首诗以赞美菊花为主题,通过对秋天和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文化寓意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