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看秋秋可同,秋心或在有无中。
前山聚霭光如抹,远树流烟色似通。
但许孤峰迎露白,安知万叶染霜红。
南州炎德时相假,萧瑟何须畏晓空。

诗句: “独坐看秋秋可同,秋心或在有无中。”

译文:独自静坐观赏这秋天,秋意似乎可以和我们共享。秋天的心情或许存在于有与无之间。

注释:

  1. 独坐看秋: 独自一人坐着欣赏秋天的景色。
  2. 秋心或在有无中: 秋天的心情或许存在于有与无之间。这里的“有无”可能象征着生命与死亡、存在与虚无的边缘。
  3. 前山聚霭光如抹: 前方的山峰上云雾缭绕,阳光照射下如同被轻轻抹去。
  4. 远树流烟色似通: 远处的树木仿佛流动着烟雾,色彩斑斓,仿佛连接在一起。
  5. 但许孤峰迎露白: 只有那孤独的山峰迎接着晨露,显得格外纯净明亮。
  6. 安知万叶染霜红: 又怎能知道千万片树叶在霜降后会变成红色。这句话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的惊叹和敬畏。
  7. 南州炎德时相假: “南州”指代南方,“炎德”代表繁荣昌盛的德行,“时相假”意味着这样的德行是暂时的。
  8. 萧瑟何须畏晓空: 萧瑟并不需要害怕清晨的寒冷,这里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独自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诗中的“独坐看秋”和“秋心或在有无中”等句子,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秋天美景的描写,诗人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理解,即人生的辉煌与衰败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恐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