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秋草散幽阶,几片峰云白似揩。
净几明窗无俗课,敝床疏席有馀佳。
但留万古高胸在,肯令三生夙志埋。
举目遥思斤竹岭,斜晖时映木兰柴。
【注释】
斜晖:夕阳。
峰云:山中云雾。
净几:明亮的书案。
敝床疏席:破旧的床和竹席。
万古高胸在:胸怀远大志向,永存不朽。
三生夙志埋:三生前世的志向都被埋葬了。
斤竹岭:地名。
【译文】
满院秋草覆盖着小径,几片山峰上飘来的云雾白得似是揩拭过。
明亮的书案,干净的窗户,没有什么俗务打扰,破旧的床和竹席,却有多余的东西可以享用。
只要留下万古不朽的胸怀,哪肯让三生三世的志向被埋没。
远眺,斜阳映照着斤竹岭,木兰柴。
赏析:
这首七绝,写景抒怀,意境清雅,风格清新。
首二句写景。诗人由“斜晖”想到“幽阶”,又由“幽阶”想到那“散”在台阶上的“秋草”,再进一步联想那“几片峰云”也像“白似揩”。这是以景起兴,为后文抒情蓄势。
三四句转写室内。室内没有杂事可做,只有书案、明窗、破床、竹席这些陈设。诗人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一种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一种超脱物外的潇洒情怀。这四句诗写得平实自然,毫无矫饰之迹,而其意自蕴。
五句宕开一笔,从室内写到室外。“但留万古高胸在,肯令三生夙志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只留下了万古长存的高洁的志向(即“高胸”),但我决不会容忍我的夙志被埋没了(即“三生夙志埋”)。这里,诗人用反说的形式表现了他对理想、志向的坚定信念。
末二句写想象中的景色。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典故,由眼前的“斜晖”联想到历史上的“斤竹岭”。诗人把眼前的景象与古代的典故联系起来,写出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半部分写景,中间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议论,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唐诗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