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小池绿,苔生白板扉。
玄言深玉麈,幽思托金徽。
远笛兼莺语,飞花趁燕归。
相看贫亦好,安用泣牛衣。
【注释】
小池:小池塘。苔:苔藓。白板扉:白色的门扇。玄言:道家的深奥言论。深玉麈:深绿色的玉麈,是道家修炼的法器。幽思托金徽:寄托在金制的徽上,指音乐、诗歌等美妙的声音。飞花:飘落的花瓣。牛衣:指贫贱者的衣服。泣牛衣:形容悲伤至极,哭泣到衣襟都湿透的程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写于春日的杂诗之一。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表现了他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第一句“雨过小池绿,苔生白板扉”,诗人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的小池景象。小池里的水已经退去,留下了一片碧绿的荷叶和浮萍。而门前的白板已经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显得更加明亮。这里,“绿”与“白”、“水”与“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句“玄言深玉麈,幽思托金徽”,诗人转而开始思考人生和命运的问题。这里的“玄言”指的是道家的深奥言论,而“深玉麈”则是指道家修炼用的法器玉麈。诗人通过对这些道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修行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以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第三句“远笛兼莺语,飞花趁燕归”,诗人继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笛声,鸟儿们也在欢快地歌唱;而空中飞舞的花瓣似乎也在随着燕子的归来而翩翩起舞。这里,“远笛”与“莺语”、“飞花”与“燕归”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一句“相看贫亦好,安用泣牛衣”,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认为,无论贫穷与否,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有心态健康的人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而那些因为贫穷而流泪的人,反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这里,诗人以“牛衣”为喻,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人生观。他主张超脱尘世、淡泊名利,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修行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贫困生活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认为这是值得珍视和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