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水落石粼粼,我来石上投竿纶。
渭滨之璜那可钓,白鱼吹浪如相徇。
衡门豪悰寄泌水,忘饥岂是河中鲤。
罢钓浩歌怀美人,美人隔岸拾芳芷。
会须散步孤鹤洲,问我何如壬戌秋。
我思东风月犹昨,清风江上同悠悠。
顾我老非西蜀客,沉沦弗梦长安陌。
醉馀枕石蝴蝶飞,觉来仰见东方白。

【注释】:

赤壁矶:位于湖北省黄梅县西南,长江边。

渭滨之璜:指周文王从渭河中得到的璧。

衡门豪悰(qíng):即“衡门”之意。

泌水: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开。

白鱼吹浪:形容波浪翻滚的样子。

鹤洲:在湖北黄梅县南,因江中孤鹤常来此洲而得名。

壬戌秋: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沉沦弗梦长安陌:沉沦:困顿失意。长安:古都名,这里借代京城长安。

醉馀:酒后。

仰见东方白:仰:仰望。东方指天。

【赏析】:

《赤壁矶漫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所作。诗以赤壁矶为题,写自己泛舟赤壁矶,触景生情,思念友人的情怀。全诗意境开阔,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流畅,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诗意。

开头二句:“赤壁水落石粼粼,我来石上投竿纶。”写诗人来到赤壁矶上,站在岩石上投钓竿的情景。“赤壁”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境内,东临长江。“水落石出”,写出了江水的水位下降,露出了水中的石头。“石上投竿”,写出了诗人在石上投竿的动作。这里的“投竿”并不是真的去钓鱼,而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粼粼”,是指波光粼粼,形容水面上的波纹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赤壁矶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接下来四句:“渭滨之璜那可钓,白鱼吹浪如相徇。”诗人继续描写他看到的景象。这里的“渭滨之璜”是指西施的玉手帕,据说西施曾在渭河旁浣纱,因此得名。“白鱼吹浪如相徇”,写出了白鱼在波浪中游动的样子,仿佛是在水中跳舞一般。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看到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接着四句:“衡门豪悰寄泌水,忘饥岂是河中鲤?”诗人继续描绘他的所见所感。这里的“衡门”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风格,通常用在庭院里,用以遮挡风雨和阳光。“豪悰”是指豪爽的情感。“寄泌水”,意思是寄托于泌水之中。“忘饥岂是河中鲤”,写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这句诗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后四句:“罢钓浩歌怀美人,美人隔岸拾芳芷。”诗人开始描述他的内心感受。这里的“罢钓”是指停止钓鱼。“浩歌”,是指大声唱歌或吟诵。“怀美人”,写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者朋友的思念之情。“美人隔岸拾芳芷”,写出了美人在岸边摘花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人的思念和渴望。

最后四句:“会须散步孤鹤洲,问我何如壬戌秋。”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期望。这里的“散步”是指在江边散步。“孤鹤洲”,是指长江中的一个小岛,传说有一只白鹤经常在这里栖息。“问何如壬戌秋”,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期待和希望。这里的“何如”是指比什么好的意思。“壬戌秋”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希望能够有机会与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相聚,共同度过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以赤壁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