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庐山高,矗上青云杪。
下醮彭蠡波,苍龙出溟沼。
群峰势若趋,九水故萦绕。
岚光隐约间,云霞分窈袅。
南北望不殊,青苍邈未了。
昔有藏修人,千秋俨师表。
我行不及登,仰止空怀抱。
孤舟莽风烟,迸目飞双鸟。

舟中望庐山

  • 望望庐山高,矗上青云杪。
    注释:远远望去,庐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赏析:开篇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望望庐山高”,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第一印象,既高远又雄伟;”矗上青云杪”,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高峻之极,直插云端。

下醮彭蠡波,苍龙出溟沼。
注释:俯视彭蠡湖波涛滚滚,苍龙从湖中跃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的壮观景象。”下醮彭蠡波”,表现了诗人站在船上俯瞰彭蠡湖水的情景;”苍龙出溟沼”,用苍龙的形象来比喻湖水,生动地展现了庐山周围的湖泊和水景之美。

群峰势若趋,九水故萦绕。
注释:群山如众志成城般聚集,九条河流环绕着山脚流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庐山周围群山环抱、水流环绕的美丽景色。”群峰势若趋”,形容山峰众多,宛如众志成城;”九水故萦绕”,则描绘了九条河流环绕在山脚,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岚光隐约间,云霞分窈袅。
注释:在薄雾缭绕的山间,云彩和霞光交织在一起,显得朦胧而神秘。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岚光隐约间”,表现了山间的薄雾和阳光交织的景象;”云霞分窈袅”,则形象地描绘了云彩和霞光相互交织,形成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南北望不殊,青苍邈未了。
注释:从南到北望去,庐山始终没有变化,青山苍翠,延绵不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永恒不变的自然美和壮阔感。”南北望不殊”,强调了从南北方向看庐山始终如一的特点;”青苍邈未了”,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永葆青春、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

昔有藏修人,千秋俨师表。
注释:历史上曾有隐居于此的人,他们以千年为师,以道德为榜样。
赏析:这句诗引用了古代隐居修行的故事,赞美了庐山的悠久历史和崇高精神。”昔有藏修人”,指历史上那些以庐山为隐居之地的修行者;”千秋俨师表”,则强调这些修行者以千年为师,以道德为榜样的精神风貌。

我行不及登,仰止空怀抱。
注释:我未能亲自攀登庐山,只能仰望它,心中充满敬仰之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敬仰之情。”我行不及登”,暗示了诗人未能亲自体验庐山之美的心情;”仰止空怀抱”,则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攀登庐山,只能以仰望的方式表达对庐山的敬仰之情。

孤舟莽风烟,迸目飞双鸟。
注释:独自驾一叶扁舟在茫茫风烟中穿行,眼前突然飞过两只鸟儿。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感。”孤舟莽风烟”,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风浪中行驶的景象;”迸目飞双鸟”,则表现了诗人在观赏风景时偶遇飞鸟的惊喜与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