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端赋子虚,谁怜憔悴楚三闾。
泛蒲酒醒忘言坐,目送浮云过草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特色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世事无端赋子虚”,意思是说:世间万事没有道理,却给《子虚赋》作注。子虚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一篇辞赋中的主人公,他因慕屈原而作《子虚赋》。“赋子虚”指代屈原。“谁怜憔悴楚三闾”,意思是说:有谁能怜悯那身陷困境、憔悴不堪的屈原呢?“三闾”,指的是屈原的居所和墓地所在地,这里代指屈原。“泛蒲酒醒忘言坐”,意思是说:喝着蒲叶酒,直到醒来才想起自己正坐着,便无言地坐着。“泛蒲”,即泛舟。“醉中”,即在酒醉时,“忘言”,即忘却一切,“坐”即坐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端午节这天,我独自一人饮酒解闷,直到酒醉后才想起自己在做什么,于是便默默地坐了下来。“目送浮云过草庐”,意思是说:看着飘动的云彩从我的草庐上空经过。“目送”,即望着,看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看着飘动的云彩从我的草庐上经过,我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万千。
【答案】
示例1
端午午后独坐偶成二绝其二
世事无端赋子虚,谁怜憔悴楚三闾。
泛蒲酒醒忘言坐,目送浮云过草庐。
译文:
世事没有道理,却被司马相如写成了《子虚赋》,可怜那被囚禁的屈原啊!我在草庐里独自饮酒,一直到酒醉方知自己的存在,便默默无语地坐下,望着飘过的浮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端午节这天独自喝酒解闷,抒发感慨,表达自己对屈大夫的同情和敬仰之情。全诗以屈原为抒情主人公,通过描写诗人饮酒解闷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屈原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