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要逐联分析,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最后再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效果等,还要注意答题模式,①内容上,解释诗句含义、内容主旨;②手法上,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如写景状物、抒情议论、托物言志等;③语言上,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等。 “怕逢深雪喜春晖”,这一句中“怕”和“喜”是矛盾的,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
【注释】: 我贫如晦富如明——我贫穷得像黑夜一样,而富有时就像光明一样。 莫向天公叹不平——不要向上天诉说你的不幸和不满。 十里湖山一诗笼——十里长的湖光山色被我的诗歌所包围。 吾家风味本来清——我家的风味本来就是清雅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以富者的口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山画卷。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我贫如晦富如明”采用了对比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特色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世事无端赋子虚”,意思是说:世间万事没有道理,却给《子虚赋》作注。子虚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一篇辞赋中的主人公,他因慕屈原而作《子虚赋》。“赋子虚”指代屈原。“谁怜憔悴楚三闾”,意思是说:有谁能怜悯那身陷困境、憔悴不堪的屈原呢?“三闾”,指的是屈原的居所和墓地所在地,这里代指屈原
【注释】 (1)盎:通“瓮”,盛水的器物,这里指缸。 (2)缘饥:因为饥饿而中断读书。 (3)惟喜白头吾父健:只有高兴的是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尚健康。 (4)樵渔:樵夫、渔夫。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端午节的午后独坐时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耕耘和艰难生计的同情以及对自己父亲的赞美。 “儿耕阻岁盎无储,儿读缘饥又废书”:儿子耕种受阻,无法储存粮食;孩子因饥饿而辍学读书
注释:不追求家业而嘲笑那些愚蠢的人,整天看闲书自得其乐。掌握了圣贤的道理,即使贫穷也是圣贤之徒。 赏析:这是一首自我安慰的诗,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依然保持高尚情操,坚守道德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全诗以"自适"为题,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怕逢深雪喜春晖,举世皆然达者稀。 怨祸不成贤郭泰,说难还见死韩非。 躬耕终老遗安计,势焰熏天履险机。 等是浮休无得失,不须飞梦到金扉
我贫如晦富如明,莫向天公叹不平。 十里湖山一诗笼,吾家风味本来清。
儿耕阻岁盎无储,儿读缘饥又废书。 惟喜白头吾父健,不将心迹托樵渔。
世事无端赋子虚,谁怜憔悴楚三闾。 泛蒲酒醒忘言坐,目送浮云过草庐。
华恩是明代的著名诗人,以诗作《自适》、《端午午后独坐偶成二绝》等知名。 华恩(1467-1543),字诚之,出生于无锡,他一生嗜学精研,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华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其中《自适》一诗尤为人们所称道:不营家业笑痴愚,镇日看书足自娱。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