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亭下淮南浒,天上人间仅此花。
九朵攒来呈玉质,两回开处占年华。
荣枯与世如相系,雷雨何时却再芽。
一去永遗尘土累,瑶台空锁旧烟霞。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琼花的形神。诗人用“无双亭”和“天上人间仅此花”突出琼花之独特,以玉质、年华比喻其美艳,以荣枯、雷雨比喻其命运,用“一去永遗尘土累”“瑶台空锁旧烟霞”来表达诗人对琼花的喜爱。
【答案】
译文:
无双亭下淮南浒,天上人间仅此花。
九朵攒来呈玉质,两回开处占年华。
荣枯与世如相系,雷雨何时却再芽。
一去永遗尘土累,瑶台空锁旧烟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观琼园时写的。观琼园在扬州城西天宁寺内,是著名的赏梅胜地。诗人在游览中见琼花之美而情不自禁,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咏物诗。
首联先点题,指出“无双亭”下的“天宁寺”就是观赏琼花的地方。“天上人间”,形容琼花的美无比,世上难寻。接着写琼花的姿色。诗人用“九朵攒来”来形象地写出了琼花的繁密;用“呈玉质”来形容琼花的质地;用“两回开处占年华”来写琼花开放时的盛况。这四句诗,不仅写尽了琼花的外在特征,而且写出了其独特的风神气质。
颔联两句写琼花的品性:无论荣枯与世如何变化,它都是如此,始终如一,不屈不挠,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诗人把琼花的品格比作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从而表达了自己对它的敬仰之情。这一联中的“荣枯”指花开花谢,“世”指社会,“如相系”即像互相联系一样,这里指琼花的荣枯与社会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雷雨何时却再芽”一句,则从时间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琼花的坚韧不拔。
颈联两句又写对琼花的赞美,“一去永遗尘土累”,意谓琼花一旦离去,将不再为尘世所累,可以永远地留在瑶台之上。“瑶台”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代指琼花的居所,表明了诗人对琼花超脱尘世、永恒不朽的向往。“空锁旧烟霞”则表明了诗人对琼花的无限留恋。诗人对琼花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诗人抒发了对琼花的眷恋之情。诗人把观琼花的经历和感受浓缩在最后两句中,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