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泉门外不可断,日日来过如相依。
小扶藜杖看清浊,老人雨后锄园归。
游人一见讵敢唾,白鹭偶来何忍飞。
耳聋眼暗与世恶,此泉磊落人间稀。
定山泉歌和杜韵
此泉门外不可断,日日来过如相依。
小扶藜杖看清浊,老人雨后锄园归。
游人一见讵敢唾,白鹭偶来何忍飞。
耳聋眼暗与世恶,此泉磊落人间稀。
【注释】
①“此”:指泉水;“泉门”:泉水流出的地方。
②“断”:断绝、断绝。
③“相依”:相互依偎、相互依靠。
④“清浊”:清亮、浑浊。
⑤“雨后”:下雨过后。
⑥“翳”:遮蔽、遮盖。
⑦“磊落”:坦荡、豁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定山泉水边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对比老人与游人的言行举止,表达了对老人的尊重与敬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老年人的不重视和偏见。
首句“此泉门外不可断”,诗人用“不可断”来形容泉水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这不仅表现了泉水的珍贵,也暗示了泉水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紧密。
第二句“日日来过如相依”,诗人以“日日来过”形容泉水的频繁出现,而“如相依”则强调了泉水与大地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泉水仿佛有了情感,与大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第三句“小扶藜杖看清浊”,诗人描绘了老人在泉水边的情景。他手持藜杖,仔细观察泉水的清澈与浑浊,从中品味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老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四句,诗人描述了游人与泉水的关系。他看到游人在泉水边嬉戏玩耍,却没有人敢于嘲笑老人的行为。而当白鹭偶尔飞入泉水边时,游人们却不敢轻易打扰,生怕惊扰到白鹭。这四句生动地描绘了游人与泉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自然现象的不同态度。
最后两句“耳聋眼暗与世恶”,诗人感叹自己耳聋眼暗,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世界的美好。但他仍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对这个世界怀有敬畏之情。这里的“耳聋眼暗”并非指真正的生理缺陷,而是比喻诗人因年岁已高,视力听力减退,无法完全看清楚世界的美好。而“与世恶”则表明诗人虽然看不透世界的真实面貌,但仍保持着一颗善良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