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效人间长养功,霜根数寸了春风。
何时肯作羲皇梦,送与浮云十八公。
诗句注释与赏析:
植松为叶掌教作: 这句诗表达了以种植树木来象征教育或教化的意图。“植松”可能指的是种植松树作为教学的象征,而“为叶掌教作”则意味着这种教育方法如同树叶一样自然且无所不在。这反映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教育理念,即教育无处不在,就像自然界中的树木一样。
欲效人间长养功: 此句表达了想要效仿人间的养生之道的意愿。这里的“长养”可能是指养生、保养身体的意思,强调了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通过种植松树,诗人可能在寻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以此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并保持身体健康。
霜根数寸了春风: 这句诗描绘了松树在冬天依然坚韧不拔,即使在寒冷的霜根中也能顽强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霜根”指的就是那些在冬季依然生长的松树的根部,而“春风”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了万物复苏、生命力勃发的情景。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何时肯作羲皇梦: “羲皇”通常用来指代古代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他们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和治水英雄,象征着智慧和力量。这里诗人用“羲皇梦”比喻自己追求的智慧和力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有智慧和能力的理想状态的渴望。
送与浮云十八公: 最后一句“送与浮云十八公”可能是对前面两句含义的延伸,表达了将自己的理想、愿望或是某种高尚的品质赠与他人的意愿。这里的“十八公”可能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伙伴,诗人希望将这份崇高的愿望和梦想传递给他们,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种植松树这一自然行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教育和智慧的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植松为叶掌教作”表达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应如自然般自然、无处不在的观念。同时,“欲效人间长养功”反映了诗人对健康和长寿的关注,以及对生命持久力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一种简朴、坚韧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